當前位置:瑞麗女性網>教育>兒童讀物>

中學的教學隨筆

兒童讀物 閱讀(8.69K)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篇幅短小,表現形式靈活自由。什麼樣的隨筆才算得上是好的隨筆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學的教學隨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學的教學隨筆

中學的教學隨筆1

《國中課程標準》與傳統語文教學比較,一個重大的突破就是重視基礎功能的人文性,把情感、態度,價值觀作為教學的重點之一:“培養學生高尚的美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作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薰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因此,在實施新課程過程中,應該注重探索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努力把人文性與工具性有機結合起來,不能把知識的傳授作為教學的唯一,漠視了語文課程的人文性。現就國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實施情感教育談談我的一些探索和實踐。

一、深入教材,挖掘情感

文學評論家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景非獨為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所謂的境界也就是作者描繪的蘊涵深意的藝術形象。催人淚下的《背影》、搏擊風浪的《海燕》、生機勃勃的《春》、天人合一的《天上的街市》、稚趣盎然的《社戲》都給人以意境的感染和美景的陶醉。作為教師,熟練地掌握教材,細心地體味情感,深入挖掘意象,這是中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前提條件。因為教師是作品的欣賞者也是情感的傳遞者,只有對文學作品進行感悟體驗,並通過自己的情感來領悟作家的情感脈搏,引起情感共鳴,才能把學生引入作家描繪的藝術境界,領略藝術風光,引發學生興趣,激發學生情感,感悟文章底蘊,在審美的娛樂中接受情感教育。如在《背影》一課中,我設計了一個教學片段:回憶自己父母一次送行的情景:她(他)是怎樣說的?做了些什麼?神態怎樣?可以看出什麼?當時自己感受到什麼?於是在學生說的過程中對文中情感領悟便水到渠成了。

二、引情入境,激發情趣

教師在挖掘語文情感因素的基礎上,應引導學生走進“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國中語文大多是文學篇章,文學是生活的反映,它注入了作者的感情,而學生處於豐富多彩的生活中,並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生活體驗與體會,這些體驗與體會跟作品中的某種生活相仿或相似時,教師巧妙點撥,引情入境,使他們情感交流,形成非思不行、非說不可的學習興趣。引情入境的方法很多,這裡僅舉幾例。

1、感性入境法。國中學生限於知識與閱歷的因素,對作品的時代背景、人文地理等方面缺乏瞭解,使之覺得久遠而陌生,難以產生興趣和情感共鳴。因此,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知識與經驗,用感性的方法使學生對陌生的生活情境產生親近感和熟識感。比如《最後一課》,故事發生在法國,歷史又久遠,學生對人文地理和戰爭背景知道甚少,於是我在課前要求學生蒐集關於普法戰爭以及當代戰爭的文獻資料,進行交流,使學生對普法戰爭的歷史背景有所瞭解,並以當代戰爭帶來的危機和慘況認識戰爭的殘酷性。這樣一來,學生就比較容易理解失去國土淪為亡國奴的痛苦和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產生了共鳴。

2、平移入境法。入選課文的文學作品,雖然大多是時代久遠的名篇佳作,但作品人物形象和地理環境,總能從現實生活的身邊找到相似的形象和環境,讓學生從身邊的人物和環境找到情感共鳴處。如《羅布泊,消逝的仙湖》,寫的是新疆的一個仙境般湖泊在逐漸消失,學生體會不甚深切。於是我要求學生蒐集身邊的環境汙染情況,體現人為破壞自然環境對人類生存和發展帶來的重大災難,學生不僅感悟深切,還產生了保護環境的情感共鳴。

3、直接入境。作品中的.大量人物就活生生地活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平時不怎麼關注而已。對於這些作品,教師就可以直接帶領學生走進教材,認識人物,體味情感《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主人公的年齡與故事學生都非常熟悉,因此,我直接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思考:

①為什麼其他孩子都能爬上山崖而“我”不行?

② “我”在山崖上的心理活動如何?

③為什麼在父親的指導下能一步一步的走下山崖?

討論時學生髮言活躍,只要稍加點撥,就能理解如何化解困難,實現成功的道理,切實地感悟人生。

4、感悟入境法。學習語文,並不僅僅是為了理解課文,對課文的人物環境、情況等具有深入地認識和體味,更重要的是要求學生從中感悟人生,從作品中學會認識如何對待社會,對待自然,對待自己所以我幾乎在每一篇課文的講授中都要求學生談談學習課文後對自己的人生有何啟迪作用。如學習《居里夫人》後,你認為居里夫人哪一點品質對你最有啟發?學生意見很多,但都針對自己的人生實際,入情入境,既啟迪了自己也啟發了別人。

三、歷練語言、美中含情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是用語言來雕刻描寫的。幾乎每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都蘊涵真、善、美的情感,給讀者以賞心悅目的美感。作為語文教師也應該具備飽含感情色彩的語言,因為教師的語言可以從不同程度感染學生的感情,特別是教師的朗讀,可直接給學生一種美的情感輸入,使他們很快體味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師生一同讚美、一同思考、一同悲憤、一同愛和恨。文體和內容不同的作品,教師的聲音語調也要做相應的變化。有的作品高,如同浪中行舟,跌宕起伏,有的作品層層深入,漸入高潮,讀時語調要步步上升,如同登臺階,有的作品對比鮮明,色彩斑駁,讀時要精心安排。以詩歌為例,繪聲繪色的朗讀對體會詩人的感情有很重要的作用。

當然,情感教育的內涵非常豐富,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豐富多彩。不過我們必須高度認識教師對學生情感教育所起的重大作用,因為教師是指路明燈,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自己去感受、理解和體驗作品中的感情,使學生在情感的海洋中獲得啟迪。

中學的教學隨筆2

今天下午沒課,難得有半天不上課的時間。我在辦公室裡靜靜地讀著《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xx年第5期有關地理核心素養的。下面是我的讀書筆記。

一、東北師範大學張家輝教授關於“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研究”。

什麼是核心素養?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地理素養是指學習者經過地理學習後能夠用地理視角觀察地理事象且用地理能力解決地理問題的內在涵養。包括地理知識、地理能力、地理方法、地理思想和地理品質等構成要素。

由此得出國中生地理核心素養包括地理核心素養、地理關鍵能力、地理基本思想、地理基本方法和地理必備品質等組成。其中地理核心概念包括位置、分佈、地方、區域、尺度、地理過程、空間作用、地理環境和人地關係等,地理關鍵能力包括地理空間定位能力、空間格局覺察能力、地理過程分析能力和地理問題探究能力等;地理思想包括人地關係思想、尺度思想、整體性思想和因地制宜思想等;地理基本方法包括地圖法、地理實驗法、地理調查法和區域比較法等;地理必備品質包括愛家愛國情感、全球意識、審美情趣和環保意識等。

張教授認為地理核心素養包括:基礎教育階段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由人地觀念、空間能力、區域分析、過程解釋、尺度關聯、家國情懷和地理表達等要素構成。其中人地關係是地理學研究的永恆主題。近百年來,我國地理課程標準非常重視學生對人地關係的理解。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將人地關係思想作為一項重要的指導思想。地理教學中應注重引導學生認識“人對地的影響”“地對人的影響”“人與地的協調”等,進而形成正確的、全面的人地觀念。

二、吉林省教育學院張連彬老師“地理核心素養體系構建的思考”。

人地關係一直是地理學研究的核心問題。人地關係的發展經歷了漁獵文明時期的崇拜自然階段、農業文明時期的'改造自然階段和工業文明時期的征服自然階段,進入現代社會,資源、環境與生態問題頻發,使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謀求人地協調發展的重要性。縱觀人地關係的發展過程,人類社會幾千年的文明史,其實就是人類社會對自然地理環境認識、抗爭和適應的歷史。在認識和研究人地關係時應注意的問題:

1、人地關係時不斷髮展的,具有時代特徵;

2、要聯絡社會文化環境特徵綜合考慮,人類社會對自然地理環境的作用往往通過社會文化而發生作用;

3、人類社會與自然地理環境的關係是對立統一的,在對立統一中不斷髮展。樹立科學的人地觀不僅可以提高認識,規範和約束自身的行為,還可以從促進人類社會發展的高度來認識世界,謀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人地關係可考慮下設“資源觀””環境觀“”人口觀“等二級指標。

中學的教學隨筆3

在國中的美術教學工作中,我發現國中生對於美術課的興趣有這樣的規律,七年級學生帶著對國中生活與美術課的好奇,興趣較高,參加美術興趣小組的學生也較多,學生的作品種類也很多,有兒童畫、國畫、布貼畫、剪紙等,到了八年級後,開始有學生不準備材料,不帶書本,教師組織課堂頗費心思,到了九年級、初四,有些學校則取消美術課,但在學生看來,它無異於是一節自由課,沒有了任何的主動性、意願性,這一問題說到家,還是我們的美術教育及素質教育中有很多的問題。

多年來,學生對美術課的愛好程度一直存在著兩極分化現象,低中年級學生對美術學生積極性程度明顯超過高年級學生。究其原因,有年齡階段特徵、教學方法、教材編寫等各方面問題。

一、美術教育自身的問題,從教材的編寫到教師對於學生的培養,有與一般學習其它學科知識的規律相符的一面,又有自身的特點,同時還應重視流行視覺藝術,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師規則中明確指出:“我以為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沒有興奮的情緒怎麼激勵人,沒有主動性怎麼能喚醒沉睡的人”。教師的激情是具有主動性的興奮情緒,是一種熱愛教育事業、關愛學生、精心鑽研教法的教學熱忱,是一種人格魅力的體現。要激起學生的興奮情緒使其產生持久、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教師本身就要具有興奮情緒,充滿激情的進行教學工作,才能吸引學生,讓學生信服。隨著新一輪美術課程標準的推出,美術教師更應進行教學新改革,在進行“充電”的同時將行動落實於每節課的教學之中,並獲得一定成效。而充滿激情的教師獲得了更好的效果,不但收放自如的組織了課堂教學,成功的激勵了學生,並和學生進行互動性的交流,而且讓人得到一種情的感染、美的享受。

二、素質教育中的問題,猶如人的健康成長,各種人的全面發展與各種知識的關係和諧立足於素質教育,我們美術教師應利用美術教材現有資源,補充滲透旁科知識,讓各種知識在美術課堂交匯、昇華,使美術課堂能開闊學生眼界,拓寬學生知識的層面。中學美術教材教學內容的多樣性、廣泛性、人文性,為知識的綜合提供了可能。諸如歷史與美術史,文學與美術。數學與美術、資訊科技與美術、音樂與美術、勞技與美術、地理與美術等等,還有美術自身範疇的透視、解剖、光學、欣賞與評價等等,讓這些多方位的知識在美術課得到匯合,是美術課特有的精彩之處。

三、中學生時期是學習美術的斷乳期,眼高手低,國中學生知識閱歷豐富了,從心理上講他們認為自已是中學生了,有了一種成熟感,再也不喜歡兒童那種繪畫了,開始仿成人的方法作畫,追求表現得真實和有立體感,兒童畫的天真、大膽、坦誠幾乎蹤跡全無。他們寫實的眼光和技巧飛速提高,但多數學生由於其他學科學習任務的壓力或興趣轉移,除美術課上做有限的.練習外。課外極少作畫。而且隨知識的增加,眼光愈來愈高,手的表現能力愈加跟不上,繪畫能力停止不前,以致成人後繪畫水平仍停留在繪畫初期。

四、對於學生來說手低不可怕,但要讓學生的眼界高起來,真正懂得美術的意義與價值所在。我認為根椐高年級階段學生技能差而眼光水平高,求知慾強的特點,在高年級教學中不妨加重欣賞課比重,一方面可減輕作業練習的壓力,另一方面拓寬知識面,提高對美的鑑賞能力。雖然學生作業是幼稚的,粗糙的,可並不影響他們瞭解豐富的美術知識。馬克思說過:“如果你想欣賞藝術你必須成為一個在藝術上有修養的人”。反過來,通過美術欣賞藝術也能提高學生對美術課其他內容的學習興趣。

中學的教學隨筆4

語文教學只有激發學生的情感,學生才容易進入課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使我深深地體會到,要激發學生的情感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開門見山,先入為主

語文課教學之初,教師可用模型、標本、圖片、幻燈、錄音、錄影等形式創設一種生動感人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為之所動,為之所感產生共鳴,激勵他們快速進入課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學朱自清的《春》,我們可先放一段有關春天風光的錄影帶,花塢春曉、桃紅李白等春景激起學生對春天的`喜愛之情。或放一曲《春天在哪裡》的錄音,創造意境,使學生在美妙的樂曲聲中自然進入對課文的學習。

二、巧設懸念,激發情感

在讓學生接觸課文之前,可先自己複述課文情節,在關鍵處停下來,讓學生去猜測情節會如何發展,人物的命運會怎樣。這樣巧設懸念,往往能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學生閱讀課文的熱情就會大增。如教《孔乙己》、《變色龍》這一類課文時,我們可採用這種方法去激發學生的情感。

三、創設疑問,啟迪思維

在匯入新課時,可針對所講內容,提出一個或幾個問題讓學生思考,從而使學生的思維更加集中,積極地期待著問題的解決。這樣匯入新課,能較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使學生產生一種強烈的求知感,增強講課的吸引力。如教學《驛路梨花》時,可設計這樣的提問:標題一語雙關如何理解?文中兩次誤會、三設懸念、四寫梨花分別從哪些語句體現出來?

四、故事吸引,情境感染

中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他們愛聽愛看有趣的故事。老師可以抓住青少年這一特點,針對教學內容,從與課題有關的趣聞軼事出發匯入新課,能夠激發學生對所學新課產生濃厚興趣。同時,授新課前,花極短時間,用繪聲繪色的語言,講述一則引人入勝的故事,顯得親切自然,縮短了師生間的心理距離,可以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進入學習。如教學《阿長與〈山海經〉》時,可先聯絡《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給學生講講長媽媽所講的美女蛇的故事,再講講阿長本人的故事,這樣,使學生在特定的氛圍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進入作品的意境。

中學的教學隨筆5

如何理解文言文語法教學的地位和作用文言文的一個主要特點是,語言表達形式與現代白話文不同,與口頭語言有著更大的差距。文言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廣泛的應用也使得學生們對它難以熱愛,教師備課時花大量時間弄清每個字詞,然後在課堂上很費力地逐字逐句講給學生聽,然而除了少數學生在拼命的記筆記以外,多數學生卻昏昏欲睡,反應冷淡,課堂氣氛很沉悶。課後的檢測結果也很糟糕。久而久之,學生對文言文學習根本提不起興趣。

如何提高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從死記硬背中解放出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質疑能力,健全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個體自學與創新能力為宗旨的文言文教學模式,就成了新教材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我針對文言文的字詞教學進行了大膽的嘗試,通過引入競爭機制,用小組競賽的方法,引導學生質疑、解疑,開拓學生的思維,變過去的教師講深講透為學生的學深學透,將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結合起來,建立起新的.課堂教學結構,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在預習課上首先宣佈《馬說》這一課採用自學加老師點撥的學法,按座位分為兩組進行課堂競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然後將平時由老師來完成的環節進行分解。一是重要的實詞,如:石。是”等;二是古今異義詞;三是詞類活用;。分解完畢後讓學生根據以上要點充分預習並提出疑問,作為下一節課競賽的題目。學生要想發現疑問,就必須對照註釋認真地鑽研課文,這實際上也就是自學的過程。學生由於有發現疑問的任務,預習課文便非常認真,記憶也就格外地深刻。學生在認真預習之後,提出的往往都是較為複雜、較難理解的問題,而一些簡單、容易理解的問題在預習的過程中就解決了。學生要解決這些複雜的問題,就需要作認真的思考,深入的研討。這樣不斷地發現疑問,不斷地探討疑問,就可使學生具備自學的能力。全班按座位分為甲乙兩組,舉行課堂競賽。整個比賽過程中,可以檢視各種工具書、參考書和參考資料。答疑組的同學可以群策群力,互相幫助,只要在規定的1分鐘之內回答出問題,即可加分。這樣做,讓學生由原來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展示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既調動了學習熱情,又鍛鍊了表達能力,還可以增強集體意識。多數學生有很強的自我表現欲,這種課堂競賽正好給了他們一個機會,在為集體掙分的同時,體現個人價值。這樣改進教學後,由於學生對教學內容挖掘深入,教學設計新穎獨特,充分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對文言文的閱讀熱情,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了,課堂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熱烈場面。學生們脣槍舌劍,爭辯質疑。有些思維活躍的學生更是妙語連珠,鞭辟入裡。這樣表面上看好像是為了多得分,實際上是鍛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表達能力,使學生從被動的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的探求知識,在知識的探討中發展智力和能力,從而提高了文言文教學的質量,教學效果基本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我教《馬說》的字詞用了兩課時(八十分鐘),而學生活動時間累計達六十分鐘以上。學生踴躍發言,彼伏此起,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髮言達四十人次以上,有的同學發言達四次之多,形成了爭相發議,探討學問的民主教學氣氛,為學生智力和能力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天地。這種教學方法,對於發展學生的敏捷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對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質疑能力都是行之有效的。但是改革後的文言文字詞教學雖然效果很好,卻大大超出了教學計劃所規定的課時,往往計劃2課時完成的課文要4課時才能完成。怎樣使課堂內容再精煉些,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對此,我會繼續進行探索,也希望能得到各位同行的指點通過講授文言文的語法知識,讓學生理解掌握並運用到實際中去,這樣對培養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激發學生喜好文言文的興趣。

中學的教學隨筆6

傳統美術教學只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把學習僅僅侷限在書本上,脫離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在這種學習觀念下,不僅很難培養出學生的創造精神,而且會泯滅學生學習的興趣,最終影響學生的發展。

課改後國中美術課更重視的是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設好的學習環境,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引導學生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創造性地運用美術語言;教師應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學習,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1.美術學習要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美術教學要創設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內涵, 使學生通過美術學習,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加深對藝術的社會作用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涵養人文精神。

2.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係,既重視教師的教,也重視學生的學。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倡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和平等關係。

通常在上課結束時,我會抽出幾分鐘時間,讓學生來談自己在這堂課上的收穫;提出自己不滿意的地方;也可以討論下一堂課怎麼上;自己做哪些準備工作。給學生介入教學設計的機會。師生間交流對教學的想法,學生會覺得老師的備課中有自己的思路,帶著“這是我的課”的想法,更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還因為得到教師的尊重而增強自信心和對教師的親近感。作為教師則從中得到了課堂的反饋資訊,得以改進自己的教學。

3.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與探究性學習,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絡, 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絡, 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綜合探究的能力。

4.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

5.教師應以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電影、電視、錄影、範畫、參觀、訪問、旅遊,甚至故事、遊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像能力, 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比如:學習卡通的設計,我使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卡通片《西遊記》《米老鼠和唐老鴨》的'片斷,讓大家瞭解兩位畫家的畫風的不同,用筆的不同,內容針對的讀者的不同。這比光說要有效果的多。

6、合理評價,獲得學生信賴。學生不管是完成作品還是回答問題,總是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作為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積極參與的態度表示讚賞,然後對具體的作品要做具體的分析,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幫助他們提高分析與鑑賞的能力。合理的評價可以建立起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同時也傳遞給學生一種資訊——公正、公平的評價方法。

評價的方式可以是多種的,可以採用學生自評或互評,再結合教師的點評,最後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確立正確的審美理念.

中學的教學隨筆7

記得清代袁枚在《隨園詩話》說過:“文似看山不喜平。若如井田方石,有何可觀?惟壑谷幽深,峰巒起伏,乃令遊者賞心悅目。或絕崖飛瀑,動魄驚心。山水既然,文章正爾。”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寫文章要象山一樣起起伏伏,不要平淡無味,要寫出點波瀾,有曲折起伏,那才吸引人。其實,行文應追求章法佈局,既要形式上不拘一格,更要內容上高低起伏。固然,平鋪直敘是需要的,但至始至終若以一種形式展開,那隻會讓讀者產生寡淡無味之感。同樣,生活中的語言表達除了醞釀好內容之外也應該考慮好以恰當的形式,這樣才能把意思積極傳遞給別人,使他人樂於接受以至產生共鳴之感。

趙憲宇老師在《怎樣表達》一文中說:“世界上的道理往往是相通的,只是由於表達方式的不同產生了不同的表達目的和效果。我們要研究表達方式,研究如何表達。”細想之餘,果不其然,表達方式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就拿子女如何表達對父母的愛意來說吧。有直截了當表白的,把對父母的愛意用言語以直接的方式傳遞出來。這樣的方式或許效果一般。若是子女能學會讚美父母的優點,哪怕是真誠讚美父母平日裡做的飯菜也會讓他們感到欣慰。這樣的一種愛的表達方式會讓父母找到一種幸福感。還有在父母的生日精心準備好一份小禮物,哪怕是一張卡片或是遠方的電話問候都會在父母心中產生溫情的漣漪。趙老師在文中說:“要表達‘我愛你’直接張開大口是一種表達,這適合熱血沸騰型的。

中學的教學隨筆8

1、自讀之前啟發講:即在學生自主閱讀之前,簡明扼要地揭示閱讀要求和重點。

2、重點地方著重講:對材料中的重點、難點和關鍵之處,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進行重點講解,該挖掘處必挖掘,該品味,該講深講透的'地方必須講深講透。

3、疑難問題明確講:當學生在材料理解上遇到疑難時教師要鮮明地講,從而為學生解難釋疑,讓學生正確理解、領悟材料內容。

4、合作中提示講:當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不能抓住要點進行有效合作時,教師要進行提示性講解,以使合作有效、深入。

5、總結時補充講:在總結一節課、一篇材料的閱讀情況時,在學生概括、總結的基礎上,教師要及時進行補充,以進一步進行提煉和歸納,從而使總結更加完整、準確。

中學的教學隨筆9

一、中學物理教學滲透現代物理知識的必要性

1、滲透現代物理前沿知識,是中學物理教學適應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

當今社會,是一個科技高度發展,生產突飛猛進的社會,是一個資訊加競爭的時代。在世界範圍內的經濟競爭,日趨激烈。而經濟競爭,主要是科技競爭;科技競爭,主要是人才競爭;人才競爭,主要是教育的競爭。而中學物理教學中,也不可避免地要投入這場競爭中。

物理學作為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科學,又是青少年接受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培養學生具備基本的科學素質起著突擊的作用。因而,它在最基本的層次上決定著一個國家公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及科技發展的程度。所以,中學物理教學不能裹足不前,要適應時代的需要,要進行必要的改革和創新。在中學物理教學,滲透現代物理前沿知識教育,是適應科技競爭的需要,時代的需要。

2、滲透現代物理前沿知識,是素質教育的需要。

全面開展素質教育,是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而素質教育的主戰場在學校,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在課堂,同樣中學物理素質教育也應以課堂教學為主。物理素質教育,包括物理知識、物理方法、物理思維、物理能力以及物理興趣的培養等等。因此,在中學物理教學中,適時滲透現代物理前沿知識,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激發學生物理興趣,提高學生物理素質,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滲透現代物理前沿知識,是培養創新人才的需要。

過去的物理教學,只重視物理知識的傳播,把陳舊的、過時的一部分知識當成寶貝,向學生一味的灌輸,而很少過問物理學的發展現狀,很少考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力的培養,忽略了社會和科技發展對學生素質的更高要求,把學生當成知識的容器。這種舊觀念必須轉變。要看到,當今社會知識和科技飛速發展,不僅對學生知識的佔有程度有更高的要求,而且對學生的能力和非智力因素提出了更高的標準。特別是社會發展對創新人才的需要,給中學物理教育提出了一個重要課題:創新教育,因此,在中學物理教學中,除了講授原有教材基本內容外,還應充分運用一切素材,適時地滲透現代物理知識教育,以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創新欲,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不斷探求真理的習慣和能力。

二、中學物理教學滲透現代物理前沿知識的原則

1、以培養興趣為主的原則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中學物理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物理興趣,喚起學生探索物理規律的激情。所以,在中學物理教學中,滲透物理前沿知識的教育,應以培養學生的物理興趣為主,避免枯燥無味的灌輸。這就要求對所選素材進行加工提煉,使之簡明、生動,並採用直觀的方法進行教學。

2、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原則

在中學物理教學中,進行現代物理前沿知識的滲透,目的不在增加學生的知識,加重課業負擔,而是通過現代物理知識的滲透,使學生了解物理學的發展方向和整體結構,開闊學生視野,培養學生興趣,激勵學生的創造思維,提高學生的素質。所以,在教學中滲透物理前沿知識要適時、適量,不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

3、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原則

滲透現代物理知識,應從學生認知特點出發,深入淺出,以簡代繁,不可脫離學生心理實際,作過深、過難、過高的要求。一方面,應從內容上進行篩選、簡化,形成學生易於接受的科普性知識,便於學生認知和理解;另一方面,應從形式上、教法上、具體操作手段上進行探索和研究,採取儘量直觀、形象、生動活潑的方法,循序漸進的進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

在中學物理教學中,滲透現代物理知識,應遵循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既介紹物理學的新進展,新成果,又介紹這一成果將給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帶來什麼作用,產生什麼影響,有多大應用價值。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學以致用"的思想觀念,而且能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社會責任感。

5、與課程內容相結合的原則

在滲透現代物理知識的過程中,應緊密配合現代教材的編排內容進行,尋找最佳切入點,把握最恰當的時機,選擇最合適的內容,方可收到好的效果。如:國中物理九年義務教材第二冊,講導體的電阻及其相關因素這一內容時,便可引入"超導"的有關知識,介紹超導現象的發現過程,超導材料的.選擇,高溫超導研究的現狀,未來超導材料的應用前景、技術革新及其帶來的社會效益等等,這樣,學生便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甚至躍躍欲試。"超導"這一前沿知識與課程內容的恰當結合,不僅使學生更深刻地瞭解導體電阻與溫度的關係,也使學生開闊了視野,培養了興趣,發展了思維能力和物理素質。

三、中學物理教學滲透現代物理前沿知識的方法

中學物理教學中,滲透現代物理前沿知識,不僅要求內容上使學生容易接受,在教學方法上更應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選擇適宜的方式方法和教學手段。過去那種灌入式教學方法顯然不行,課堂教學的一般方法也不盡合適,那麼,如何滲透現代物理知識呢?

1、充分利用電腦多媒體教學手段

電腦多媒體輔助教學(CAI)是現代教學技術中最先進的一種方法,它具有直觀形象、生動活潑、聲像並茂的特點,利用它可以實現人機互動、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化靜為動、化抽象為直觀,提高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從而提高現代物理知識的滲透效果。

比如,現代分形理論是認識自然界真實面目的一個有力工具,對它的滲透,如果只講抽象的概念,就學生的認知水平,難以理解和接受。如果利用電腦演示給學生,那奇妙的圖象、美麗的色彩,那無盡的分形、無窮的變幻,必將給學生帶來極大的驚喜,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調動起學生探求真理,崇尚科學的熱情和興趣。

2、錄相手段的應用

錄相教學是電化教學的一種常用手段,它同樣具有聲像並茂的特點,且直觀形象,生動有趣。在中學物理教學中,利用錄相手段進行現代物理前沿知識的滲透,是一種難得的好方法。問題是錄相資料從何而來,靠自己製作顯然有很大侷限和困難,不防從教育電視節目中或從專題性科普知識節目中進行裁錄,在教學中,適時地通過錄相課的形式,放給學生觀看,會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中央電視臺製作的"黑洞之迷"、"宇宙大爆炸理論"等節目,都是很好的錄相教材,如果能利用網路資料,當然更好。

3、通過活動課程,滲透現代物理知識

在中學物理教學中,適當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來滲透現代物理知識,不失為一種好方法。比如,組織學生參觀科技展覽;開展常規性的科技教育活動;聘請科學家作科普講座、報告等,另外,也可通過讀書競賽、辦黑板報等形式,對學生進行現代物理知識的滲透,使他在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四、問題和建議

在中學物理教學中滲透現代物理前沿知識既有它的必要性,又有它的可行性,也可以說是勢在必行,但問題是:一沒現成教材,二沒現成模式,三沒有相匹配的課程切入點,這就要求教師勇於探索,勇於實踐,邊教學邊研究,自己動手找材料,編教材,制課件,使現代物理前沿知識能更快、更好地滲透到中學物理教學過程中,以提高中學物理教學質量,推進物理素質教育的實施,培養二十一世紀的創新人才。

中學的教學隨筆10

生物敘事中學新課改1頒佈了高中課程的課程標準,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的重點之一是倡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逐步改變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的局面。建立充滿活力的生物課堂,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新教材在體力和文筆的編寫上,以啟發式教學思想為指導,重視揭示規律的過程,將啟發式、發現法、探究法等教學方法引入其中。還可以培養學生對客觀實際的尊重,認真學習科學方法和態度,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科學知識和審美情趣,同時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新意識、實踐能力、思維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然而,在基於新教材的教學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困難,如:

1、教材內容的深度和廣度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不一致。部分課程標準對知識要求較高,但新教材內容較少。比如把三基因工程那一章的第二節作為選修課,講的是基因工程操作的步驟,第五步是目的基因的表達,忽略了目的基因非常重要的檢測,包括DNA、mRNA、蛋白質的檢測。

2、教材過多參考了大學生物通用教材《普通生物學》,而沒有充分考慮高中生的接受能力,比如光合作用中光反應的引入,碳反應中很多生化術語的引入。

3、新教材的寫法更符合科學發展規律,但學生接受和掌握起來並不容易。比如《遺傳與進化》必修2模組中的遺傳學介紹,是按照先規則,後細胞水平,最後分子水平來安排的,符合科學發現和發展的規律。然而,學生仍然很難在短短几周內構建這三個部分之間的關係,並逐步探索它們。

4、教材中個別概念描述不清,不夠簡潔,語言邏輯性不強。

5、教材在變,題庫更新慢,無法獲得和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趨勢,新教材必須得到充分利用。針對這些要求,面對這些問題,在當前的教學中,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做好教學反思,不斷整合教材和教學方法,這樣才能貫徹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第一,深入研究教材,整體設計模組化教學。

新課標下,高中生物分為三個必修模組(分子與細胞、遺傳與進化、穩態與環境)。每個模組相對獨立,又相互依存。分子與細胞是高中生物新課程的第一個必修模組,是學習其他所有模組的基礎。一個模組反映一個或一組主題或核心概念。有主要的、一致的科學思想和方法;有類似學習探索的情況;有內在的邏輯聯絡,所以模組整體設計的重要性在新課程教學中尤為突出。在這種變化中,教師作為學習活動的指導者的角色比以前更加重要。教師要認真學習相關課程檔案和標準,瞭解新課程理念和要求,更新教學觀念。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徹底理解和掌握教材,然後才能做到教學設計的整體性,做到單元備課、模組備課,把所有教材作為一個整體,從而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點與核心內容的聯絡。這樣,學生可以通過自學和老師的指導來構建高中生的物質知識網路。

二、把握教學方法

恰當的課堂教學可以採用的教學方法有很多,如:探究-談話教學法、啟發-討論法教學法、程式教學法、自學輔導法、實驗探究法等。,同時採取多種形式改變傳統的單一教學模式,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使用新編寫的教材時,教學方法應採用啟發式方法,注意激發社會觀念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充分發揮他們的自覺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地位,給學生知識,引導學生學會自學,從中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技能、思維習慣和終身意識。探究的過程可以更多地延伸到科學發展的過程,幫助學生構建基於現象提出問題、基於問題提出假設和基於假設設計實驗的科學思路,幫助學生潛移默化地建立生物學研究思路,使學生形成探究能力。

引導性問題的設計要有導向性,要著眼於啟發學生思考,而不是單純的提問。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和課堂參與性。保證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討論和思考,有自覺性、積極性和預見性;參與不是武斷地保證自治,而是與社會群體和諧相處。這學期,我教的個別班級舉行了小組評課比賽,讓學生們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學習和討論,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第三,重視生物實驗教學。

首先,教師要給學生正確的實驗學習方法,包括實驗目的的確立、實驗原則和實驗設計。

其次,要注意充分利用實驗課,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操作信心。在這個過程中,要慢慢構建操作的探究過程,最後老師會糾正。重視實驗教學可以改變過去過分強調學習、死記硬背和機械訓練的局面,倡導學生積極參與、樂於探索、勤奮努力,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資訊、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溝通和合作的能力。讓學生掌握科學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提問、假設、制定計劃、收集證據、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在新課程標準下的今天,生物課堂教學仍然沒有體現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因此,需要從教學設計、教學指導、實驗教學等方面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合作學習能力。教師要儘快轉變觀念,以學生為基礎,以知識為載體,以能力培養為目標。

生物教學敘事中學二生物是自然科學的一個範疇,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物活動規律的科學,是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學科。作為一名年輕的生物老師,從我走上講臺的那一刻起,我就堅信每個孩子都能積極快樂地學習,體驗成功,並從中找到自信。雖然在工作中度過的時間很短,但是學生們的成績足以讓自己和我滿意。可以說成績的取得不是偶然的,離不開同學們的努力,離不開領導和同事們的支援和幫助,我也不會放過工作中的任何一個小細節,尤其是課堂上。我會很高興看到我眼中認真的神色;很高興聽到大家說出問題的正確答案;我感到成功,因為我看到了一個潛在學生的努力。作為一名教師,我的追求並不遙遠,也不縹緲,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理念,那就是“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孩子,也不允許他們放棄自己”。在我短暫的工作經歷中,我不斷努力,不斷嘗試,不斷收穫。我發現,如果每個孩子都想學好這門學科,主要取決於上課的效率,要利用有限的班級資源,達到最好的目標,達到在課堂上掌握的效果。我教四節課的生物,有時候同樣的內容在不同的課上達到不同的效果,所以每節課後我的心情都不一樣。我覺得一堂好課應該是輕鬆而不放縱的,老師會盡可能把自己知道的東西給學生,學生也能積極吸收。

為了達到更好的課堂效率,老師需要注意很多細節。

第一,課前備課

教師應該盡力有效地備課。在備課過程中,首先要熟悉教材,明確“三維目標”,研究教材,提煉重點知識。其次,要根據不同的知識框架,合理的結構來設計教案,多樣化的課堂環節可以讓課堂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教師要具備合理使用教材的能力,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情緒狀態,對教材內容進行選擇、組織和排序。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也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設定有效的提問和測試,有梯度、有層次,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保持良好的求知熱情。

二,課堂教學

我短暫的教學經歷讓我覺得影響課堂效率的因素有很多。無論老師在備課上準備得多麼充分,如果沒有良好的課堂氛圍作為背景,這堂課也是會失敗的。良好的課堂氛圍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但教師要在教學中發揮主導作用,調動學生的情緒,激發他們學習生物的興趣,讓他們主動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因為學生在國小學過自然知識,接觸過一些生物知識,有一定的生物學基礎,對生物世界充滿好奇。老師可以以此為基礎開展教學,40分鐘的學習任務可以在輕鬆的環境中完成。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有效學習的前提。為了達到良好的課堂效率,教師要善於運用各種小方法。首先,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了解我的學生並能夠準確地叫出他們的名字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我接收新生要做的第一件事。我會盡我所能儘快記住每一個孩子。每個班都有很多學生,但是那些最優秀的或者經常出問題的學生最容易被老師記住,而大多數聽話的孩子都默默無聞。他們不會擾亂課堂紀律,也不會不小心完成作業,但他們是老師最難記住的。所以,會有很多老師直到學生畢業,依然叫不出準確的名字。我不知道這樣的老師是怎麼讓這些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的,但我知道這些孩子會很難過,因為他們也想被老師記住。其實生物老師很難記住每個學生的名字,因為要教的課很多,但是我覺得真的需要做。如果你記住了每一個孩子,瞭解了他們的學習情況和性格,對教學的各個方面肯定會有幫助。

上課前幾分鐘也是極其重要的。學生每天的課表都排得滿滿的,尤其是學習壓力大的科目會讓他們忙上一整天。所以每節課我都會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走進班級,在上課前幾分鐘提醒他們把生物相關的書籍和學習工具整理好,然後面朝前方坐直。還可以用一些小幽默轉移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的思想從其他學科上轉換過來,愉快地開始生物課。

老師的表情、肢體語言、語速、語音語調對提高課堂效率也有很大的幫助。他們能抑揚頓挫地表達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問題,用細微的表情和肢體動作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體驗成功的喜悅。

我在課堂上注重以提問的形式引導學生。無論是回憶舊知識,還是掌握新知識,都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成為課堂上的主角。不同水平的學生回答問題的水平不同。一節課幾乎每個人都要回答不止一個問題,這樣大部分學生才能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同時,教師要善於適時提問,提高學生上課的注意力,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新知識。

此外,與其他學科相比,生物學還有一個特殊的方面。它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而國中階段的學生正是好奇心旺盛的時候。所以,依靠學生的好奇心,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每個孩子的學習情況不一樣,所學知識也不一樣。幾乎每節課都會有同學提問,有想法。遇到這樣的情況,我不會打擊他們的積極性,而是根據教學內容逐一解答,既解決了這位同學的疑惑,又能讓其他同學獲得更多的知識。有時候,課堂上無意間產生的.東西,就成了亮點。但是,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深入學習教材、認真備課、設計教案的基礎上,提前預設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點,取得更好的效果。

多元化的教學模式能為課堂增色不少。現代多媒體技術進入課堂,擺脫了傳統的“一支粉筆,一本書”的僵化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更加直觀。生物作為一門實驗性很強的自然學科,所有的理論和原理都來源於大量的實驗和長期的觀察,新課程理念也更加註重學生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具,甚至帶領學生進入實驗室,用生物材料本身探索問題。這種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而不是死記硬背知識。

教師要善於根據不同的學生或不同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課堂評價。對於有潛力的學生,可以通過答題來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對於浮躁的學生,要給他們合理的止損,讓他們真正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好好學習。

第三,複習策略

高效的課堂已經讓大部分學生掌握了課堂上的基礎知識,而考前的系統複習更注重前後知識的銜接,體現了綜合運用的要求,達到了靈活運用的程度。基礎知識的複習也可以幫助潛在的學生查漏補缺,給他們提供第二次學習的機會。同時可以加強學生的“攀比”意識,利用競爭來掌握和鞏固。“小對子”可以互相幫助,讓尖子生帶動潛力生,既能讓潛力生掌握基礎知識,又能提高尖子生的綜合能力。

第四,課後反思

雖然每個內容都要講解四遍,但是每節課都有自己的獨特性,所以課堂效果不會一樣。作為一線教師,善於反思極其重要。無論課堂效果如何,下課鈴響後都會成為過去,留給我們的只有靜靜的沉澱和無盡的思考。好的課堂成績會讓我從中提煉出好的經驗,但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的課堂我不會後悔,因為更重要的是從中吸取教訓。

衡量一個老師的成績,可能是因為多次獲獎,也可能是因為成績優秀。我不否認這些真的很重要,但是對我來說,教學過程中的一個小細節產生的亮點會讓我很有成就感。雖然每個孩子的智力因素會有所不同,但如果老師善於用發現和欣賞的眼光去看待他們,相信我一定會從中獲得小小的驚喜。

生物教學敘事中學3生物知識研究是一個從巨集觀到微觀,再從微觀到巨集觀的過程。本課程是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課程之一。把學科知識傳遞給學生,擴大空的認知範圍,深挖領域,充分利用一切課程資源,調動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帶領學生去探索和學習自己不熟悉的微觀世界,讓學生更簡單、生動、輕鬆地學習知識,是我們最重要的任務。

下面的敘述或許可以簡單解釋一下現在生物課堂的特點。

“血泵-心臟”是一個重要的知識板塊,也是學生不易理解和記憶的知識板塊。所以以前我的教學設計是:複習心臟結構概論;結合血液迴圈圖,學生觀察,教師講解;總結規律;上課複習的時候,加強記憶。這種教學設計雖然重點和難點突出,但教學效果並不理想。學生厭學,老師厭教。

課程改革的實施為我們提供了更廣闊的展示平臺,使我們對課堂教學有了更清晰的認識。走老路,盲目餵鴨,已經不適合現代教育的發展。倡導合作探究學習模式,營造自主、和諧、輕鬆、快樂的課堂氛圍,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受到“學而快樂”。

所以我結合了網上優秀的課例設計和一些專家,把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修改成以下幾個環節:

(1)複習匯入:複習心臟的結構(放幻燈片)。為什麼人體內的血液可以持續流動?它在人體內是如何流動的?

(2)自主學習:教師展示血液迴圈的動畫,學生觀察後回答。他們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出現了什麼問題,他們想知道什麼?

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們看到了血液的迴圈,並提出

“動漫裡的藍血是什麼?為什麼血液在胃、小腸等部位會由紅變藍?”等等,而且自主學習意識很強。

(3)探究式交流: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觀察教材第70頁的血液迴圈模式圖,玩角色扮演遊戲:一個紅血球的自述,發自內心地介紹旅途風景和事件。然後彙報交流,走上講臺,指著圖片講解。最後,老師引導學生總結規律:

(1)體迴圈和肺迴圈的起點是( ),終點是( )。

(2)所有直接與心室相連的血管都是( ),所有直接與心房相連的血管都是( )。

(3)血液在體迴圈和肺迴圈中的流向是由( )決定的。

在明確迴圈途徑的基礎上,血液迴圈的意義在於可以將氧氣和營養物質輸送到組織和細胞進行呼吸,將二氧化碳等廢物輸送到體外。

(4)課堂總結:教師播放flash動畫分別展示體迴圈和肺迴圈的途徑,與學生一起總結課堂所學。

(5)鞏固練習。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探索和交流環節。我設計了一個角色扮演遊戲,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知識。把自己想象成一個紅血球,從心臟出來的。你是怎麼一路走來的,又經過了哪裡?一個一個解釋。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有表達自己的慾望。畢竟學生水平不一樣。所以我讓同學們先在組內交流表演,尤其是那些學習水平差的同學主導表演,我也參與其中,親自示範,指導幫助。雖然學生說的不盡如人意,即使有一點可取之處,我也及時表揚,以建立學生的自信心。通過這種體驗和學習的方式,所有學生都掌握了這節課的知識。他們也嚐到了學習知識的快樂。我會給那些表現強的同學單獨彙報的機會,這樣會滿足所有同學的學習慾望。這項教學任務將很容易完成。

這節課的設計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不再是死板的教授,學生也不再是被動的聽,而是創造機會讓學生自己主動探索、發現、分析、解決問題。教師及時的幫助、啟發和指導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從而實現自主學習的目的。角色扮演遊戲讓學生體驗知識體系。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小的紅血球,他們沿著這個血液迴圈的旅程前行。他們每次去都報一個站名,在哪裡裝卸,一個個講解。這種學習方式使原本枯燥的抽象記憶變成了生動的形象記憶;讓原本機械的背誦變成有趣的表演;讓原本辛苦的學習變成快樂的學習。即使是不愛說話,學習狀態不好的學生,平時參與學習,也基本能講完整個週期,可見教學效果。

我非常喜歡這門課。學生學得開心,老師教得輕鬆,教學效率提高。真正體現了快樂學習的目的。我會繼續認真挖掘加工教材,設計好每一節課,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愛上學習。

生物敘事中學4我是一名普通的生物老師。我沒什麼事,但是在平時的教學中積累了一些課堂教學經驗。我愛我的學生。下面是我在教學成長過程中遇到的一個故事。

我記得有一段時間,在生物課上,我經常批評和糾正學生的錯誤,因為有些學生喜歡耍花招,說話,吃飯,趴在桌子上,東張西望,不認真寫字。在一節課上,我為許多學生糾正錯誤。當時班裡有幾個同學,因為接受能力差,批改的次數甚至達到了四五次。有時候著急的時候會忍不住罵幾句。過了一段時間,我開始覺得教室裡的氣氛不對,教室越來越沒意思。回想起課堂上死一般的寂靜,我陷入了沉思。直到和學生們聊起來,我才知道原因:是我的過度“體貼”的過錯,挫傷了他們學習生物的熱情和信心。試想一下,如果老師在他學習的時候不停地打斷和糾正自己,他怎麼可能不感到氣餒和受傷呢?怎樣才能積極快樂的學習?如果一個人心理壓力很大,處於焦慮狀態,學習效果會很差。相反,當心理壓力減輕後,學習效果會更好。知道自己的教育錯誤後,我開始思考補救的方法。這個小事件讓我意識到,我們應該對所有學生的學習和實踐嘗試採取鼓勵的態度。同時,我也告訴我的學生,“錯誤是不可避免的,沒什麼好怕的。只要知道改正就是好學生。”從那以後,我經常微笑著耐心的聽學生的回答,及時制止其他同學的嘲笑,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生物的熱情。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對學生的表揚和鼓勵不再吝嗇,因為我越來越意識到,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是每個人的天性。(更別說孩子了。積極的表揚是鼓勵孩子進步的強大動力。當孩子建立了自信,對各種事情的態度就會變得更加積極。現在,從學生對上生物課的期待,以及活躍的課堂發言和競相開展學習活動的活躍氣氛中,我得到了滿意的答案。

前不久還發生了一件事。那是一節生物實驗課快結束的時候,需要幾個同學幫忙清理實驗桌,收拾乾淨。其中一個很小的男生很認真的擦桌子掃地,我就表揚了這個學生。我問他學習成績,他說一般。我說,以你的勤奮,成績一定會變好的。後來我更加關注這個學生,發現他聽課越來越認真了,他喜歡提問。他的生物考試成績一直很好,所有科目的成績都在班上名列前茅。教師節那天,這個學生給我寫了一封感謝信,字裡行間充滿了感激,感謝我對他的鼓勵。這件事也啟發了我,讓我相信了表揚對於學生的重要作用。

我們知道,發自內心的讚美來自於對學生無私的愛。所以,教育學生,要從愛開始。平等之愛,理解之愛,尊重之愛,信任之愛,才是師愛的真諦。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我們的老師都應該給學生必要的關心和幫助。注重與學生的溝通,尊重和信任學生,學生才會信任你,喜歡你。我喜歡你的課。

生物教學敘事中學在5期末複習的時候總是老師最頭疼的事情,尤其是生物這種家長不關心,學生不重視的非會考科目。而且一般來說,這些老師教的班級多,學生多,靠老師自己的力量去抓學生的複習顯得有些無力,很辛苦,效果也不好。有時候,學生因為時間和精力有限,忽略了一些後進生的複習狀態。再說了,大部分老師都有一種感覺,有時候一個知識點複習了很多遍,尖子生已經被管理者理解了,有的同學卻沒有。針對這些情況,前幾年我在班裡組織了合作學習小組。我以為這樣可以發揮尖子生的優勢來幫助群體中相對弱勢的同學,但是效果並不明顯。原因分析:雖然採用了小組合作學習,但評價方式仍然是學生的個人表現。個人成績,一個人表現好不好,對群體和群體其他成員沒有影響,以至於某些群體的尖子生髮揮自主性大打折扣。基於這些問題,這學期我調整了自己的方法。具體方案如下:

1、期末複習前,把所有知識點做一個總結,作為假期作業,但是每組寫什麼,寫多少,要看每次複習的情況。

2、每節背誦課分為三個階段:教師佈置學習任務,小組自主學習,教師進行個別抽樣測試。

3、老師不會提前通知他們抽樣的學生人數。經過半年的學習,學生對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瞭如指掌,在幫助他們的過程中也不容易漏掉個別後進生。

4、老師抽取的單個結果代表這個組的結果。這個結果根據任務完成情況可以分為三個等級:避免“死亡”金牌(優秀)自保(合格)自救(不合格)。比如一章的知識點,我的測試內容是20個0 空,2~6個是自我保護。如果6以上是自保,也可以用你們組的金牌。由於組內大部分同學都想把金牌留到最後一次,以免期末考沒考好,影響組內工作量,不合格的同學只能自助,自助的時間是有期限的。如果他們在期限內還沒有找到老師自救,就被視為使用了“免死金牌”。

5、期末考試成績,優秀以上,可以獲得免死金牌。低於班級平均分但及格的學生需要一面死金牌,不及格的學生需要兩面金牌來拯救。

根據上述方案,學生的自主性大大提高,效果明顯。而且,任務完成得越來越好。當然,問題也出現了。當時的複習考試很有效,但是之前複習了很久的內容,慢慢就忘記了。怎麼解決?

我在考的時候,有新任務,也有我複習過的。要求新任務做題,選擇舊任務做題。答得不好可以拿金牌,但要想拿金牌,只有一定要做題才能自保,才能答題。否則選題達到金標就不算金牌數了。很明顯,選題的目的是為了我們組多拿金牌。因為不用自救或者用金牌自救,所以同學們也不在乎回答。

所以隨著題目的重複,學生的求勝慾望強烈,作弊就出現了。針對這種現象,我加了一條新規定:一旦發現本群作弊,所有金牌作廢。我沒有想到這個規律,所以我又解放了。原來自助都是我考的,只能用中午和晚上。現在,我不必了。我的同學都是監考老師,這個組的成員對他的監考更是嚴格。由於不需要監考,自救的時候課間可以在上課,自救的速度也快。真是一舉兩得啊!

這次期末複習的效果非常明顯。比如6組1班3班就是這個班裡比較弱的一個組。小組裡只有一個稍微好一點的同學,其他都是通過自救成功的。這個組的成員幾乎每節課都主動要求我重考。最終,最終成績是4優,沒有失敗。而且這個分數與同期相比最大的特點就是優秀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從20%左右到40%以上,通過率和平均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擺脫了全班講課的局面。反而我是一個徹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這是雙贏。

這個複習階段的調整點也是成功點,就是個人表現不與團體表現脫節,個人表現就是團體表現,團體表現就是個人表現,使團體成員同心同德,有共同的興趣和目標,從而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自從實施以來,學生們好像有了無窮無盡的動力,變被動為主動,要求我學會學習。只有老師是導演,學生成為主角,所以這部劇就變得越來越精彩。

中學的教學隨筆11

教師備課時,對自己設定的問題都準備了正確的答案,課堂上當學生的回答與教案教材教參裡的答案不相同時,那麼教師應怎樣對待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呢?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是師生平等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先看一個案例:我在教《三顆枸杞豆》這課時,我問學生受到的啟示與教育時,有一學生回答:三叔的做法是對的,應當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儘管最後沒有什麼成績。真是沒想到學生有這樣的想法,可我的教案裡寫著:要抓住時間,抓住生命,讓自己的人生更有價值,決不能見異思遷,知難而退,否則必將一事無成。

看到還有一個學生舉手要求發言,下課的時間又快到了,我便趕緊把自己的答案說出來,讓學生用筆記下,課後,我反覆思考,似乎覺得這樣處理不妥。

這個案例,引發了我對課程改革更深的思考,同時對課程標準也有了更多的'理解。

首先,從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和個性發展這個層面來講,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不能把學生當作灌輸的容器,或者預先設定一個個圈套(問題),讓學生往裡鑽,而應還學生以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地位。閱讀教學中,不能用所謂正確的,標準的答案取代學生的感受,統一學生的理解,束縛學生的思維,抑制學生的個性,以致阻礙、窒息了學生的創造。

課堂上,即使學生的回答幼稚、膚淺,甚至片面、錯誤,教師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應當熱情地鼓勵、引導,用心去呵護熠熠生輝的思想火苗,同時針對其思維過程的缺陷、不足,開展積極有效的幫助,這樣,教師不僅在教學生學,而且向學生展示了一種虛心誠懇民主寬容的人格風範。

其次,從教學相長,提高教師專業素質的角度來探討,學生說出獨特的與教案不同的理解,對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方式和文化積澱無疑是一個挑戰。按著教參講,照著教案讀,自然省心省力,一旦“開放”,一個頭腦怎能應對50個頭腦?這也是對教師專業功底教育理念和教學機智的考驗。它喚起了教師的危機感、緊迫感,教師們沿用了幾年或者十幾年的教學方式和習慣受到了衝擊。所以我們必須繼續讀書,終身學習,不斷髮展,充實,提高自己。

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這是新課程改革所帶來的對於傳統教學理念和方式的挑戰,如何成功應對這種挑戰並有效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

1、從教學設計的多樣性、複雜性、合理性及實用性的實際看,教師要摒棄備課設計上的拿來主義、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的習慣定式和慵懶意識。教學上的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嚴重束縛了廣大教師的創新思維,以其昏昏豈能使人昭昭,一個缺乏創新思想和精神的的教師又如何能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的學生;教學設計上慵懶的拿來主義更使教師喪失了不斷進取不斷拓展和積極創新的勇氣和信心。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不盡表現在課堂上,其實更多的是體現在教師辛勤的創新設計中。

2、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教師如果能真正走進學生心中,就要降低老師自己的身份,和他們交朋友,做平等的夥伴,只有這樣,他們有話才敢說,才能大膽地去探討。

3、從教學方式看,類似引發思考啟迪智慧的教學應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如可以採取研究型學習的方式,讓更多的學生參入研究思考,讓學生在思考、探討、交流中碰撞出創新的智慧火花。

同樣的感受給了我們同樣的渴望,同樣的渴望給了我們無限的創新。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也許並不太難,難得是教師是否有一種珍視的體驗、反思、渴望甚至衝動,如果有了這些,我想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就會成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有了根本,珍視將不再空洞乏味。

中學的教學隨筆12

學生作畫只憑頭腦中記憶的表象作畫,往往大略地看了事物物件後,有個大概的記憶,就開始作畫。針對學生喜歡觀賞一事一物,我在日常的美術教學中特別注意引導學生有目的地進行觀察,如:形狀、顏色、結構、姿態等,並注重在觀察中使學生運用多種感官,更好地認識客觀事物。色彩方面則多憑主觀映像。因此,指導青少年觀察和向青少年指出觀察任務時,首先讓其觀察形狀,當紙面上畫出形狀再考慮著色。觀察能力的提高在於鍛鍊,經常有目的、有意識的觀察,其觀察能力自然會得到提高。

常言道:眼明手快、心靈手巧,這說明技能與感知、觀察、記憶、思維等關係密切。要想低年級學生積極開展美術活動需調動他們學習、練習的主觀能動性,其積極性在於興趣的驅使,興趣的濃厚必然勤練,表現能力自然而然地提高,又帶動興趣遞增,形成一個良性迴圈。當然培養中學生的繪畫表現能力,不能操之過急,應依據學生年齡心理特點施教。好比一株樹苗,使這株樹比其他的樹的生長得更高大,祕訣就在於每個年齡應具備經驗常識,在每個年齡必須完成起年輪的正常發育,然後由下一個年輪延續。所以以往傳統美術教育所採取填鴨式方法來督促他們,只會忽略當年所應具備的經驗常識,事後再想彌補已使年輪變形,無異於拔苗助長。

作為一箇中學美術教師,我在課堂上,實施了愉快教育這一教學新方法,又針對低段學生見異思遷、喜新厭舊、缺少韌性心理特徵,並根據青少年心理特點和教材的.不同內容,採取了適合青少年特點的一些教學方法。所以在上中學美術課時,我千方百計的為學生創造產生興趣的條件。上課時,利用匯入語(常用編故事、編兒歌、猜謎語,做遊戲、競賽性活動)直觀教具和直觀演示等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高漲的情緒和作畫的強烈慾望,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如何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創造更新、更奇的繪畫作品?作為美術專職教師我儘可能地給他們提供豐富的形象資源。在教學中鼓勵和引導學生想象,運用形象化的聲情畫意,設定情境等手段,激發學生開啟廣闊的想象思維空間。

中學的教學隨筆13

自律就是自我嚴格要求,自我約束,變被動為主動,變他治為自治。只有自律的行動才會為我們的生活爭取更大的自由。青少年情緒表達直接,易衝動,自制力弱。尤其是週五放晚學,一週的任務結束了,對自由的渴望急切、熱烈。這並沒有錯,成人教師也不例外。但當下的事要做好,才能有序地前行。連家庭作業都不清楚做什麼就回家了,事後也不問同學、老師。這是缺少責任感的表現,也是自律性弱的表現。

在學生的成長面前,犯錯在所難免。關鍵的是在學會在錯誤中汲取有益的啟示,給以後的言行指明方向。這不僅僅是完成作業那般簡單,更不是以忘記為藉口可以掩蓋。小成,這次期會考試有很大進步,進入了年級前30名。在七年級也進過,但後來一直因語文、英語不優秀而沒考好。這不,這次他考得很好,禁不住有些得意、輕浮了。在統一的規則面前,在心理的成長面前,在事實真相面前,對於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我一向能做到一視同仁,絕不偏袒。

早上書聲琅琅是開啟新一週,新一天學習的良好開端。所以,我就跟學生約定過,早上除了完成清衛,科代表收發作業,其他同學都應投入到晨讀中來。對於早上來到教室趕做作業的一律按班規處理。除非情況特殊,事先說明。而小成,早上在教室裡趕數學作業。我聯想到家長會當天結束後,他父親跟我說小成以前週末一直要出去玩電腦,讓我溝通教育下。實際上,在學有餘力的前提下,週末能做到定時定點有成人監督玩會電腦也無可厚非。但一味出去找同伴玩電腦遊戲必然會心思遊離、精力分散。這不,正好是他自己犯錯撞上來了,很有必要跟他說說。

好傢伙,數學小練習冊被我收了後,還沒主動過來拿。我故意等兩節課看他會不會主動來坦誠。結果沒來。找他來問,他倒好,他一廂情願認為我會幫他交作業。看來,還是對自己行為認識不足,或認為我好說話,平時對他不錯,會放他一馬。但我比較慎重地找他談話了。我先肯定他補作業的`動機是好的,是想按時完成上交作業。只是週末的家庭作業移到週一來做,確實不妥。你一向表現很好,不能放低對自己的要求。其實,我讓他明白,即使成績好的學生,犯了不該犯的錯誤,老師也不會輕饒。讓他學會自律,為自己的事情負責。他倒能坦然接受。以下是他寫的心理說明書。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今天我真是“悲劇”了!

早晨匆匆忙忙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來到學校。停好車後我飛奔進教室,放下書包,把週末的作業都找出來堆在桌上,然後拿出一一交到科代表的手中。語文,英語,物理,最後數學。“數學小練在哪兒啊?”我因星期五沒有記家作,導致昨天忘記小練做哪兒。於是,便憑著僅剩的一點忘記估摸著做了幾頁。“做71

中學的教學隨筆14

我國的新課程改革已經進入到了全面實施階段。新的課程標準為我們教育工作者在今後的教學實踐指出了明確的方向:“改變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改變課程過於注重傳授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生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作為教師在新課程教學過程中要更新觀念。觀念是思想,觀念是生命,教學過程的本質是催生新觀念的過程,而不是傳遞現成知識的過程,任何學生都會帶著自己的觀念進入教學過程,而教師觀念是課堂生命力的源泉。因此更新觀念就是更新課堂教學。

一、創設寬鬆的環境,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凸現學生的個性

我國長期以來形成的師生關係,實際上是一種不平等關係,教師不僅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學內容的制定者和學習成績的評判者,而且是絕對的權威。新課程理念下的化學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為學生創造一個自然、和諧、平等的環境,營造一個寬鬆的創新環境。給學生以“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為此,在教學活動中我們應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出不同意見,對學生解題有創新的,即使在萌芽狀態,都要積極扶持,千萬不能有意無意的否定學生大腦中冒出的各種神奇的創新性火花;考試鼓勵創新,凡是新穎的解法和獨特的見解即使答案不完整、不全面也要給予及時的讚揚;鼓勵學生科學探究的冒險精神,樹立敢為天下先的思想,強化進取精神,以激發創新意識和創新慾望;糾正“唯分數至上”的評價觀念,尤其是肩負大學聯考壓力的高中化學教學過程,我們對學生應實行多元、發展性的積極,給予不同發展機會。

這樣,我們不僅拓寬、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而且還能求異,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目的。例如,學習用焓變說明化學反應的方向時,讓學生們自由組合在實驗室探究溫度對加酶洗衣粉洗滌效果的影響。課前,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動腦思考,得出實驗的設計方案;課堂上,學生們暢所欲言,相互之間交流經驗,而老師根據具體情景因勢利導,引導學生學習。這樣,學生的個性不僅得到張揚,而且教學氣氛活潑、民主、平等,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良性互動,彼此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

二、更新教學設計觀念。

1、更新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對教學過程及教學結果的整體構思,新課程教學目標的確定是以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中所確定的課程目標為宗旨的,立足於學生適應現代生活的未來發展的需要,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構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相融合的高中化學課程目標為根本依據,結合學生實際確定。更新教學目標是適應新教材教學改革的靈魂。教學目標設計要改變傳統教學中的重結果、重書本教材和重現成結論的不良傾向,重視直接體驗和探究過程。在傳授知識技能教育的同時,強調“過程與方法”的學習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也就是在設計教學目標時要把“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擺到“技能與知識”同等重要的位置。

2、更新對教材的處理。

新教材的知識容量大,無論在形式、內容、觀念上都給我們全新的感覺,如:增設很多插圖、圖文並茂等。教材中安排大量的閱讀內容和選學資料。如:資料線上、拓展視野等。並融入了大量的新知識,甚至有些知識是老師和學生同在一個起跑線上,這就給我們教師提出了一個新的挑戰。因此,作為教師必須以一個全新的觀念去審視新教材,要創造性的運用教材。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把握好深度和廣度。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結合教材內容與自己所處地區的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教材,樹立起面向全體學生和使學生全面發展的新觀念。改變傳統的重視“教教科書”的觀念,提倡“用教科書”的新的教學觀念。

三、更新實施課堂教學觀念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要求改變過於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1、運用地圖獲取知識

國中地理學習的主要內容是各種地理事物、現象的空間形象,如大洲、大洋、國家、地區的輪廓、界限,某地的地形區、氣溫的高低變化等,它們是難以用語言準確無誤地表達出來的。藉助於地圖,便能一目瞭然,要求學生身邊時常備有地圖,對各地理事物、現象能形成準確、牢固的印象,避免了諸如世界各國名稱、氣候型別等的混淆現象,嚐到運用地圖好處的同學是對地圖常看常新,新知越積越多。在七年級新生第一節地理課時,我就要告訴學生運用好地圖是學好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要養成經常讀圖的習慣。地理學科的另一重要特徵是它的綜合性,我們可以從一張地圖中採集大量的地理資訊,如一個地區的位置、地形、氣候、河流湖泊、資源等自然知識,再進一步分析可以得出該地區人口、工農業、交通、商業等人文狀況,從整體上把握該區域的綜合特徵。因此,在平時的地理教學中就應該多運用地圖來指導學生獲取知識。

2、聯絡實際內化知識

把日常生活中學生比較熟悉的.問題引入課堂,如在學習《中國的行政區劃》一節時,記住各個省級行政區的簡稱是非常困難的,新授課時,教師要求學生辨認車輛牌碼上的字,由此說明學習省級行政區劃簡稱的實際用途。然後讓全班同學各說出自己知道的車牌上的字,教師寫到黑板上(不重複),問:“在全國範圍內,還可能有哪些字出現在車輛牌上呢?”學生此時急切地想知道,翻開書細細地找,並且已經體驗到它在實際中的應用,找到後積極主動地結合省級輪廓、簡稱由來去記憶,誰也不甘落後,學習氣氛非常濃厚。這樣不僅順利地解決了教學難點,同時使學生學會了自己獲取知識的途徑。這種方法就是聯絡生活實際學習地理法。

3、分析-歸納-綜合昇華知識

學生的思維過程中少不了分析、歸納與綜合,它們之間是相互依存、緊密結合的,為此,地理教學中應遵循“分析-歸納-綜合”的規律,使所學知識得以活用。分析應從各類地理事物本身內容的系統性入手,從個別到一般,把個別分散的地理事物聯絡在一起,找出它們的共性,總結出規律,再從部分到整體把具有相關資訊歸納綜合起來,這樣能加深理解各地區域的特徵,獲得完整的知識體系。例如,在新授完國中地理教材後進入複習階段,師生先一起研討,將國中地理知識歸納為自然和人文兩大類,自然地理再劃分為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河湖、資源等,人文地理可劃分為人口、民族、工農業生產、交通、商業等;有的專題還可分為若干項,如地理位置可從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兩方面分項,氣候可以從氣候名稱、分佈地區、氣候特徵以及對當地植被、農業的影響分項,工農業可分別從各自發展的條件、分佈地區、生產的產品(工業部門、農作物)分項;工業發展的條件又可從資源、交通、人力、科技等分項,農業發展的條件可以從地形、氣候、勞動力等分項。再運用整體指導區域性的學習方法,大到國家,小到鄉鎮、村莊都要從上面這一知識結構中進行系統地回顧、整理、探討。在地理會考複習時,我常運用這種方法,學生複習積極性高,複習效果不錯。

中學的教學隨筆15

連雲港的高三二模是4月2日進行,為了迎接二模的到來,讓學生緊張起來,上午做了一套英語綜合試卷。考完後我是越改越生氣,做的一塌糊塗,很多學生根本就不認真對待,亂寫亂畫,沒能沉下心來,心浮氣躁!造成這種現象原因是多方面的。

很多學生報了單招,(單招考試是3月30日)感覺單招考試簡單易過,所以就放縱了自己,存在著僥倖成功的奢望;有一部分同學小大學聯考沒過,心思全放在小大學聯考科目上了;還有一部分學生對學習成績的提高程度不滿意,感覺學和不學效果一樣,在他們看來,早考完早解脫!他們對周圍環境很敏感;對同學之間關係的處理不到位;對家長的囑咐聽之任之…這都是一種浮躁的心裡。還有那麼幾個想學習的學生在這種氛圍下也緊張不起來,做事踏不下心來,沒有耐性,缺乏恆心和毅力,盲目行動、隨波逐流。

通過這次考試我發現對於學生來說閱讀和寫作還是橫在他們面前的兩大絆腳石,是致命的弱點。作為語言學習的主要方式,閱讀在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中站很重要的地位。閱讀能力的高低是檢驗學習者語言水平的主要標準之一。英語試卷共120分期中閱讀就佔了60分;分別是完型20分,閱讀理解30分,任務型10分;閱讀做不好就可想而知了!有一個成績不錯的同學告訴我說,“老師,我每天都在練閱讀或完型,可是感覺收效甚微,一考試該不會的還是不會,和不練一樣……”我想這樣的學生不止他一個,中學生現有的漢語知識體系與英語閱讀材料提供的資訊之間難免會產生多種矛盾,故而使學生在現實知識建構的過程中遇到各種障礙。一方面是這一段時間我偏重於英語語法的教學,沒有時間注重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另一方面學生閱讀的自主性不夠強,閱讀習慣不好。還有就是東西方文化差異所造成的問題。漢語同英語語言文化的差異會給中學生的閱讀帶來很大的障礙。表達方式、背景知識等方面的差異都會造成學生理解的偏差,都會給缺乏這方面知識的學生造成閱讀障礙。

江蘇的'英語寫作是25分,分值直接說明了寫作的重要性。但是有的同學作文一個字不寫,有的照著閱讀理解或任務型抄,寫的同學時態和人稱不對稱,單詞的拼寫、人稱、主胃一致及語法等方面錯誤百出;卷面不整潔,書寫字型很不規範。我們都知道寫作和其他題型有很多的不同,他要求表達清楚而完整的思想,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用英語表達思想的能力。

面對這一系列的問題,我們教師應該做的就是好好的和他們溝通,幫他們找出原因,分析原因,找出問題所在,調整自己的心態好對症下藥。老師和家長也一定要相互溝通,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還要讓學生知道要想做好閱讀理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平時大量的閱讀積累,讓他們養成用英語思維的方式去閱讀,讓他們加強文化背景的積累,養成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

讓學生掌握寫作的基本步驟:

1.要認真審題,確定文體。

2.確定時態和人稱。

3.確定寫作要點,正確遣詞造句。

4.連詞成句,連句成章。

5.檢查全文,力求完美。

6.保持卷面整潔,書寫字型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