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瑞麗女性網>化妝用品>護膚品牌>

轟動國際美容界|美容教主鄭明明發明紋眉

護膚品牌 閱讀(2.33W)

導讀:鄭明明,現任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政協委員,國際蒙妮坦集團董事長,上海鄭明明化妝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財富檔案建立了著名的化妝品牌鄭明明,國際專業美容師協會主席,世界十大知名美容女士、國際美容教母,1996年榮獲美國個人終生成就獎,1999年獲世界傑出女企業家稱號,2000年獲國際美容貢獻大獎和20世紀末影響中國美容美髮首位人物,創辦的蒙妮坦美容學院開辦了中國美容教育的先河

美容教主鄭明明發明紋眉 轟動國際美容界

鄭明明,現任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政協委員,國際蒙妮坦集團董事長,上海鄭明明化妝品有限公司董事長。

財富檔案

建立了著名的化妝品牌"鄭明明",國際專業美容師協會主席,世界十大知名美容女士、國際美容教母,1996年榮獲美國"個人終生成就獎",1999年獲"世界傑出女企業家"稱號,2000年獲"國際美容貢獻大獎"和"20世紀末影響中國美容美髮首位人物",創辦的"蒙妮坦"美容學院開辦了中國美容教育的先河。

企業型別:美容業

成長記錄

2001年10月14日,香港,一個輝煌的盛典正在舉行。不僅僅是為了慶祝中國申奧成功,同時也是亞太之星勳爵冊封大典,東羅馬帝國拜占庭王室現任領袖亨利王子伉儷來到這裡,以隆重的古羅馬禮儀冊封鄭明明等人為亞太之星勳爵,作為其中惟一的企業家、惟一的女性,鄭明明得到這個獎是無比榮耀,也是理所應當的。這個獎是為了獎勵她為美容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和對美無私的傳播。從300美元奮鬥到今日的地位,鄭明明依舊還是那麼年輕,那麼美麗,正如她旗下的化妝品一樣,但是誰知道她背後的辛酸和艱辛……

叛逆的女兒

20世紀30年代末期,鄭明明出生在印尼一個華僑家庭,父親早年曾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通曉幾國語言,1930年,被派往中國駐印尼的領事館做事。後來在印尼有了她。

在印尼的華人圈子裡,鄭明明的父親很有名望,優裕的環境培養出鄭明明一身優雅的氣質,更培養了她勤于思索的習慣。

很小的時候,鄭明明就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對美的事物很敏感。當她在街上看到印尼傳統服裝--紗籠布上那精美的手繪圖案時,她被藝術的無窮魔力深深吸引住了,更被那些給生活帶來美麗的手工藝人的精湛技藝所感動,從此便萌發了從事"美的事業"的念頭。

鄭明明讀國小時,當外交官的父親特地將香港作家依達的小說《蒙妮坦日記》推薦給她,這是依達的成名作品,描寫一個叫"蒙妮坦"的女孩子經過了愛情、事業的挫折之後,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做父親的希望,自己的女兒也能成為一個這樣的人。

不久,父親送鄭明明去香港讀中學。但中學還未畢業,鄭明明心底已萌發日後夢想的初芽--她想去日本學美容美髮,她想用自己的雙手把別人打扮得更加美麗。或許在今天,這種選擇無可厚非,但在當時,卻是驚世駭俗。按照父親原先的想法,是想讓女兒進入美國的高等學府,培養成"上等人",將來做醫生、律師,或者成為鋼琴家、歌唱家。但鄭明明卻選擇了理髮這種"下三流"的職業,父親為之勃然大怒,認為這樣是丟自己的臉,但早已萌動的"叛逆之心",驅使鄭明明義無反顧地放棄了深造的機會,橫渡東瀛,在日本著名的山野愛子學校開始了美容美髮啟蒙學習

離開香港的時候,因為是瞞著父親出行,鄭明明身上只有300美元,從前不知人間疾苦的大小姐,現在要學會精打細算過日子。這300美元,要交生活費、學費、住宿費,剩下來的也就沒多少錢了。同學們都是一些來自東南亞的富家小姐,把學這個當作消遣,整天爭奇鬥豔,比誰的衣服漂亮,誰的頭髮好看,但是鄭明明沒有這個權利。她只靠打零工來維持自己的衣食住行,生存都有問題,更別說去買一些奢侈品了。

寒冷的冬天,大家都穿上各式各樣的皮衣,鄭明明卻只有一件破舊的黑大衣。她穿著這件惟一禦寒的大衣從住處乘地鐵去學校,到了校門,趕快把大衣脫下疊好,生怕穿舊了再沒錢添第二件。儘管物質上是如此的貧乏和拮据,鄭明明卻並不以此為苦,因為自始至終,支撐她的是一個未來的創業理想--學好手藝,回到香港,開一家自己的美容院。

可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如何將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和技藝運用到實踐中,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學好美髮技術。為此,鄭明明在課餘時間到一家美髮廳打工。每天她一到店裡,就把理髮、燙髮用具分門別類整齊地放在大托盤裡,師傅剛說"紅的夾子",話音未落,她已手腳麻利地遞了過去,連眼睛都不朝托盤看一眼,沒過多久,師傅們都知道了鄭明明的"大名",大家都對她驚歎不已。

打工期間,鄭明明一邊細心觀察每個師傅的技術、顧客喜歡的各種髮型、店裡的管理等,一邊在心裡設計和完善自己未來的美容美髮店的藍圖。雖然邊上學邊打工的日子很緊張,但卻很充實。

兩年後,鄭明明從日本山野愛子學校畢業。老師們非常滿意這個優等生,尤其對她的執著和勤奮讚不絕口,她們斷言:"明明今後肯定大有作為!"。

1964年,鄭明明回到了香港,她先在一家美容美髮店打工。日本學到的技藝在這裡發揮了大作用,顧客們都滿意鄭明明做出來的髮型,每次都點名讓她來做,做出來的髮型新穎獨特,很合顧客口味,大量的回頭客讓老闆喜笑顏開,對這個新來的工人十分滿意。

隨著自己手藝的成熟,鄭明明在慢慢地為自己的夢想做好準備。1966年,鄭明明和朋友在尖沙咀合夥成立了"蒙妮坦美髮美容學院",名字是鄭明明取的,是為了紀念那本影響了她一生的書--《蒙妮坦日記》,紀念那個為了夢想而不怕挫折的女孩子。

創業伊始,鄭明明給自己制訂了一個嚴格的時間表:早上6點起床做準備工作,8:30開門,直到晚上7:30,每天工作11個小時。當時她的座右銘是:"抓緊時間,就等於有了更多的時間。"她從不去日夜笙歌的香港娛樂場所,每天晚上打烊之後,還有雷打不動的"功課",把白天顧客的姓名、特徵、髮型等資料建成一個個小檔案,隨時翻閱,以便下一次與顧客溝通。

她一個人身兼數職,既做老闆,也做工人,既是迎賓小姐,也是洗頭工人。忙完了一天,還得自己做飯、洗衣,這段艱辛的日子,鄭明明日後回想起來,依然感慨不已。這條成功之路走得是多麼艱難。

努力總是有回報的,嶄新的經營理念,嫻熟的理髮技術,對顧客的熱情體貼,贏來了更多的回頭客!很快"蒙妮坦"就變得門庭若市,生意十分紅火。

在塑造"蒙妮坦"形象方面,鄭明明是不惜工本的。因為她相信,一個美好舒適的環境,可以顯示"蒙妮坦人"與眾不同的素質和教養。開店時,鄭明明為了營造一個與眾不同的環境,花了8萬多元港幣裝修--這在當時是很大一筆錢。第二年,最初的合夥人回印尼定居,鄭明明咬咬牙,決定以逐月還賬的方式將全部股份都買下來。5年後,"蒙妮坦美髮美容學院"成了她的獨資企業。

但鄭明明並沒有滿足,她想起了父親當初的話,她想讓父親看看,她可以做得更好。她不僅要開一家店,還要把美容教育引入香港,讓香港從美容的荒漠變成綠地,而不是跟著外國的潮流而動,事實上,當初掛出"蒙妮坦美髮美容學院"這塊牌子本身也有"教育"的含義。

鄭明明親自出馬,白天的時候,她帶著幾個僱員,到處張貼廣告;晚上,忙了一天的她又坐到桌前,根據在日本學藝時的筆記和當時國內外最時尚的美容美髮技術,再加上自己的實踐經驗,她寫出了這部包含自己心血的講稿。儘管當時學院的規模還小,報名的人也可能不會太多,但鄭明明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但出乎鄭明明預料,讓她高興的是,招生廣告貼出去後,來報名的人很多。開學後,鄭明明既當美容院老闆,又當美容美髮學校的校長。她吸取自己當年打工的經驗,採取邊教學邊實踐的方法,效果出奇地好。一年後,當這批學生畢業走向社會時,她們的質量得到了社會的認可,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慕名到"蒙妮坦"來學習,而社會上也有更多的人知道了"蒙妮坦"的大名,知道了"鄭明明"。

開美容店、辦美容學校並沒能滿足鄭明明的創業雄心,她還想幹更大的事情。當時市面上流行暢銷的多為外國的高階化妝品,作為一個職業美容師,鄭明明看到了國產化妝品的薄弱,外國的東西好是好,可是卻不是很適合東方人的面板,由此鄭明明下了個更大的決心--她要建立自己的化妝品品牌!

按照法國化妝品的生產原理,鄭明明研究了中國人的面板和習慣,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個化妝品品牌"貴夫人",首選的市場是自己的故鄉--印尼。

為了推銷"貴夫人",鄭明明別出心裁。她鼓動4個好友組成了一個獨特的美容藝術團,走遍印尼的大中城市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