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瑞麗女性網>健康疾病>健康常識>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計劃

健康常識 閱讀(1.3W)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寫一份計劃,為接下來的學習做準備吧!計劃怎麼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計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計劃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計劃1

一、指導思想:

未來人才不僅要掌握現代科學技術,有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強健的體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質。“健康不僅是沒有身體缺陷和疾患,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和心理狀態與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生理與心理都健康,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健康。心育是各育的基礎和中介,在素質教育中處於重要位置。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發展性、預防性的教育,教育的重點在於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中國小生肩負著培養跨世紀人才的重任,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心理、生理髮育的關鍵時期,不僅要重視培養青少年思想文化道德素質,還要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是國小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現代基礎教育的一個顯著特點。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開發學生的潛能,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這對於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提高未來人才的質量,有著極其深遠的意義。

二、教學內容分析:

國小二年級心理健康課本,按“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發展”這個國小素質教育目標培養,從生活心理輔導、學習心理輔導和人格心理輔導三個方面安排內容。通過故事和事例讓學生感受學習,為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提供良好的教育。

三、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

結合本冊內容,在教學活動中,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開發學生的心理潛能,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提高未來人才的質量。

各部分教育教學重點如下:

自我意識方面:結合國小低年級兒童自我意識發展的特點,重點放在國小生自我社會角色認知和藉助他人進行自我評價,以及良好自我體驗等方面能力的培養上,認識到自己是一名國小生這一社會角色,受到老師或家長表揚和批評時,知道原因何在,學會自我分析,使自身言行向好的方向發展,有較強的自我體驗,善於發現自身優點,樹立自尊和自信意識。

智力方面:對國小二年級學生智力訓練重點放在觀察力和注意力的培養方面,讓學生知道什麼是觀察及觀察的意義,引起他們對訓練觀察力活動的重視。教學生會使用常用的觀察方法瞭解注意及注意的作用,重視自身注意力的提高。

情感方面:認識喜、怒、哀、樂等基本情緒表現。體驗積極情緒,保持心境

愉悅。認識並分析消極情緒(煩惱)產生的原因,並學會用簡單方法驅除煩惱。抑制不合理需要,從而減少不良情緒的產生。

意志方面:提高他們對意志的認識。由於年齡尚小,理解力相對較差,故藉助於日常生活現象和故事進行。用外力或自己制訂規矩來約束自己,提高自制力。藉助於情境表演啟發學生勇於戰勝挫折和困難。

個性方面: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培養與大自然和諧和樂觀向上的性格特徵,增強環保意識。 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合作精神,學會謙讓和合作。

學習方面:從最基本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以及學習興趣著手, 培養學習興趣,注意養成良好的學習姿勢,保證身心健康發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交往方面:激發交往慾望,訓練言語表達能力,為交往創造條件,懂得基本的交往禮儀。

四、教學措施:

1.堅持以人為本,根據學生心理、勝利的特點及發展規律,運用心理健康的'理論和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培育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的實踐性和實效性,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別差異,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3.提高全體學生的訓練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力,培養學生樂觀的、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

4.對少數有心裡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科學的、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使他們儘快擺脫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五、質量達成目標

二年級學生具有獨有的特點:擅長於識別物體的特點、判斷物體之間的相同和不同點,能很快並很容易地掌握任何一個物體所固有特徵的思維特點。二年級學生樂於向其他人交流自己已經做過的事情語言表達特點,這是在心理課上鼓勵學生有條理地表達和培養科學、文明的用語習慣的積極因素。二年級學生一是易受同伴的影響,一是以個人為中心的社會交往和與人合作特點。

希望通過本學期的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養成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友愛同學,熱心幫助別人,不怕困難,努力克服困難的品質,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

六、教學進度表

鏡子中的我 第一週

學習真快樂 第二週

學會禮貌待人 第三週

猜猜它在哪 第四周

為紅領巾添光彩 第五週

大家一起做 第六週

學優點共進步 第七週

老師,您辛苦了 第八週

“常有理的” 東東 第九周

電子遊戲雖好我少玩 第十週

多彩的情緒 第十一週

欣欣變誠實了 第十二週

巧妙觀察的學問 第十三週

讓想象飛翔 第十四周

跌倒了爬起來 第十五週

多姿多彩的作業 第十六週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計劃2

一、學生心理特點分析

我校五年級有三個班級,男女生比例有點差異,男生比女生多。五年級學生逐漸進入少年期,身心的發展正處在由幼稚趨向自覺,由依賴趨向獨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錯的矛盾時期,在心理上具有以下特點:

能認識和掌握一定的道理觀念,對社會現象開始關注,開始有獨立見解,但他們的見解極易受外界影響左右而時常變化。道德感情開始多變而且不輕易外露。開始以一定的道德標準來評價人、事或社會現象,但仍有片面性。已有的行為習慣日趨穩定,但對新提出的行為要求則容易知行脫節。在親子交往方面,由於獨立意識增強,他們對父母的要求不再一味順從,對父母過多的“看管”常常表示抗拒。老師的威望在五年級階段開始逐漸下降,學生對教師不再像過去那樣崇拜,有時還會產生牴觸情緒,跟教師疏遠。

第二訊號系統開始佔優勢,求知的慾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強,對新鮮事物開始思考、追求、探索。學習的興趣更為廣泛。同學間開始進行個人簡單交往,往往偏重於情感而分不清是非。自我意識有所發展,開始注重穿著打扮,自尊心進一步增強,自主性要求日趨強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約束的能力。

二、輔導目標

1、情緒輔導:通過技能訓練,提高學生的情緒自控能力,能運用轉移注意力、自我放鬆、換位思考等方法來調節情緒。

2、學習輔導:圍繞抽象思維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良好的智力品質;引導學生確立學習目標,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如何有效地利用學習時間,體驗“一分辛勞一分收穫”的愉悅感、成就感;培養正確的競爭意識,為畢業、順利進入中學做好心理準備。

3、人際交往:通過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能力訓練,學會與父母、老師溝通,學會尊重父母、老師、同學,形成正確的集體意識和友誼觀,克服不良的小團體意識。

4、進一步深化活動內涵,增加實驗演示、遊戲比賽、專題討論等新的活動方式,注意發揮學生的理性思考和自我組織潛能。

三、輔導重難點

1、培養學生具有能幹、負責的意識,學會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

2、讓學生知道人要了解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要相信自己,信任自己有潛能、能成功。

3、學會男女生的角色意識,初步學會以正常的.心態與異性交往。

4、學會自我保護意識、相貌審美意識、幽默生活意識和學習衝刺意識。

四、輔導措施

1、堅持以人為本,根據學生心理、勝利的特點及發展規律,運用心理健康的理論和方法,培育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的實踐性和實效性,邁向全體學生,關注個別差異,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3、提高全體學生的訓練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力,培養學生樂觀的、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

4、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科學的、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使他們儘快擺脫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計劃3

當代心理學的一項重大成果,就是揭示了人心理髮展是連續性和階段性的統一,每個心理髮展階段中的個體都面臨著共同的或類似的心理髮展任務。尤其是處在“疾風暴雨”期中的中學生,他們將面臨人格的完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青春期煩惱的排除,學習過程的優化,職業意向的初步確立,人際間良好的溝通,社會環境的適應,心理壓力的應付等心理任務。心理髮展任務數量多,普遍化的特點決定了必須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的課程體系,面向全體學生,分階段、有層次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為此,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必選課程體系,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充分及時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訓練。

一、指導思想及教育內容

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根據中學學生生理、心理髮展特點,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和諧發展及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

1、教育物件:以全體學生為主,重點任務是發展性任務和預防性任務。

2、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德育規劃,與德育工作保持密切聯絡,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不可互相替代。

3、關於心理測試,嚴格遵循學生自願原則和保密原則。

4、本計劃的制訂,依據教育部《關於加強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

二、教學目標

總體上,幫助學生適應國中的.學習、生活,培養正確的學習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積極地對待考試問題;嘗試與人相處,能有效的和同學老師家長進行溝通;可以意識到自身的發展變化,瞭解自己;逐步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三、教學措施

1、在七年級段每個班開始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每週一次。

2、個別一對一的諮詢與輔導,根據學生的自願預約以及各個科任老師的提醒。

3、針對某一相似型別情況進行團體諮詢輔導,看具體情況而定。

4、加強同各科任的聯絡溝通來輔助各教學活動的開展,有必要的情況下也需要加強同家長的聯絡,進行必要的反饋。

四、教育主題

(一)七年級

1、新生適應:引導學生主動適應學校環境,熟悉新老師新同學新課程,找到自己在新集體中的位置。預防冷漠、厭學情緒。

2、認識學習是自己的權利,中學階段是自己成長的關鍵時期。珍惜大好學習時光,培養認真、勤奮、刻苦的學習品質;強化求知慾,增強自信心。

3、認識中學學習特點,適應中學學習要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案。重視獨立思考,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

4、認識自己的生理變化,悅納自己,做個好男(女)孩。與異性保持正常、健康交往,學習調節情緒、排除煩惱的方法。

5、關心自我形象,認識和區別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

6、正確認識與等待金錢,在消費方面不攀比。

7、合理安排作息,合理利用課餘時間,遠離毒品,識別美醜、善惡,過文明、健康的課外生活。

(二)八年級

1、學會關心自己,包括自己的健康、學業和品德。

2、關心同學、老師、父母;助人我樂,認識和處理好個人與他人與集體的關係。學習與成人交往,預防偏執、孤僻。

3、提高學習自信心,發揮學習潛能,努力獲取成功或取得進步;預防成績下降。

4、學習中培養自己抽象思維能力,學習初步的辨證思考問題的方法;提高思維的獨立性、批判性,勇於置疑,勇於探索。

5、學會主動調節自己的情緒,學習處理和調節自我煩惱和焦慮的方式,初步掌握應對挫折的技能,保持健康的情緒。預防克服各種“學校病”,各種“情感障礙”,如衝動、情緒低落、脆弱等。

6、參加一定的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愛護公共財物,不浪費。

7、預防“早戀”,正確對待同性及異性朋友。

(三)九年級

1、增強自我意識,提高自我教育力,包括培養自我教育願望,掌握自我教育方法,提高自我教育能力,養成自我教育的習慣。

2、重視把學到的知識用於日常社會和勞動實踐,培養自己熱愛勞動的品質和動手操作能力。

3、正確認識當前各種社會現象,正確認識和對待其積極方面和消極方面。處理好個人需要、興趣與人生髮展任務的關係。認識自我價值;預防反社會人格或悲觀情緒。

4、認識自己的長處和弱點,做好擇業或升學的心理準備。

5、發展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的心理品質;正確處理好男女學生的友誼;保持積極進取的`心態,促進健康、獨立人格的形成。

6、考試焦慮的調整及就業觀的選擇。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計劃4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執行教育部20xx年頒發的《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xx年修訂)》和20xx年頒發的《中國小德育工作指南》的精神,著力實現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他們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充分開發他們的心理潛能,促進學生身心和諧可持續發展,為他們健康成長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礎。

二、學情分析

國小三四年級的學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和情緒調節能力還比較薄弱、自我保護的意識還有待提高,因此對學生進行意志品質和情緒調節能力的培養與訓練十分必要,還要加強對學生的珍愛生命教育,以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正在從比較膚淺的表面現象轉化到比較深入的內部心理特徵,與家人的關係正在從依賴走向部分獨立,如果在這個階段對學生進行正向的積極引導,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獨立自主能力都會較快地建立起來。

在同伴關係方面,此時的學生正處於試圖擺脫家長控制,轉而從同伴中找朋友,從朋友那兒尋求情感支援的初始階段,利用學生們的這種心理傾向,引導他們用熱情、真誠、寬容來對待同學,比較容易使學生們之間建立一種和諧的關係。

在學習方面,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更多來自於外部因素,比如:老師和藹可親、老師課講得好、家長和老師的'表揚鼓勵等,這時的學生好奇

心特強,可以利用學生的親師性和好奇心,給學生介紹一些少年立志的榜樣、設計一些學生可以參與體驗的心理活動,激發學生立志的動機,幫學生把學習動力由外在的獎勵、表揚轉到內在的信念、興趣。

課堂注意力、記憶力和思維能力是制約學生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此時的學生有意注意的保持時間和穩定性正在快速增長,要在課堂設計中把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教學內容交替安排,讓學生感到既有趣又有內涵,教給學生一些培養良好注意品質的方法並在課上和課下進行訓練。

此時學生的有意識記正逐步超過無意識記成為他們記憶的主要方式,有意識記開始在機械記憶之外發展出理解記憶、歸類記憶等記憶策略。心理課要注意密切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設計課程幫助學生掌握一些實用的記憶策略。

此階段學生的思維正處於從行動感知思維、具體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轉化的起步階段,設計團體心理輔導課要儘可能安排一些活動,讓學生動起來;用聲像圖等生動具體的內容,讓學生在活動和形象感知中發展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學年我們使用的心理健康教材是從北師大版的心理健康教材中挑選的一些課文,教材內容分為以下五個單元:

(一)珍愛生命

(二)磨礪意志

(三)自立自信

(四)和諧你我

(五)學會學習。

編排的理念是“生命第一,發展第二”,整個體系由兩大主題組成,一大主題是“珍愛生命”,另一大主題是“弘揚生命”。“弘揚生命”主題由四個二級主題組成,分別是:(二)磨礪意志,(三)自立自信,(四)和諧你我,(五)學會學習。

把“珍愛生命”教育作為第一單元,意在突出本主題的重要性;第二單元“磨礪意志”教育既是珍愛生命主題的重要支撐點,也是“弘揚生命”主題的重要支撐點;第三單元“自立自信”是“弘揚生命”主題的主體部分,旨在培養學生健全健康的個性;第四單元“和諧你我”旨在促進學生實現良好的社會化,給自己的生存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第四單元“學會學習”

是“弘揚生命”主題的“工具化”部分,學生只有掌握了這些“工具”的用法,才能更好地實現自己弘揚生命的終極目標,之所以把這一主題放在最後是為了暗示大家一個理念:保有健康生命、弘揚生命的智仁勇是做人的根本,而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只是弘揚生命的一個支柱而已,不可本末倒置。

四、工作措施及方法

(一)心理健康課的設計原則

1.發展性原則

①以學生適應社會作為教學目標之一

如:情感發展方面,重點培養學生關心、愛護身邊的人,愛家鄉、集體

②關注學生年齡段成長任務及危機

2.針對性原則

某些特殊事件形成的一時的環境氛圍可能導致學生出現某些心理危機,

此時務須上一些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課

3.可操作性原則

比如:在課堂上訓練學生敢於表達自己觀點、感情的能力

(二)團體心理輔導的操作原則

1.以活動為基礎

2.以體驗為關鍵

3.以學生為主體

4.以問題為中心

5.以開放為特徵

6.以分享促昇華

(三)方法途徑

1.針對國小中年級全體學生進行系統的團體心理輔導;

2.給學生印發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學案;

3.對有特殊需求的學生進行個體心理輔導。

五、課時安排及教學進度

單元

課題

上課時間

(一)珍愛生命

1.

珍愛自己

第一週20xx.9.1--10

2.

做情緒的主人

第二週20xx.9.13--17

(二)磨礪意志

3.

冷靜面對失敗

第三週20xx.9.18--24

4.

拒絕誘惑

第四周20xx.9.27--30

(三)自立自信

5.

我是什麼樣的人

第五週20xx.10.8--15

6.

做個自立的好孩子

第六週20xx.10.18--22

7.

做樂觀開朗的人

第七週20xx.11.1--5

8.小小理財師

第八週20xx.11.8--12

(四)和諧你我

9.

交往從尊重開始

第九周20xx.11.15--19

10.

我愛爸爸媽媽

第十週20xx.11.22—26

11.合作創奇蹟

第十一週20xx.11.29—12.3

(五)學會學習

12.興趣是動力之源

第十二週20xx.12.6--10

13.

學會觀察

第十三週20xx.12.13--17

14.

專注等於學習效率

第十四周20xx.12.20--24

15.

記憶“偏方”

第十五週20xx.12.27--31

16.

思維的魔力

第十六週20xx.1.3--7

17.

學習方法提高效率

第十七週20xx.1.10--14

18.寒假心理作業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計劃5

一、指導思想

國小階段是孩子心理髮展的重要階段,幫助孩子提高心理素質,形成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為未來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礎。

二、學情分析

從國小三年級開始,學生進入了國小中年級階段的學習與生活,從心理髮展過程來看,從三年級開始,學生從兒童期轉入少年期。這一階段的一個重要表現是學生的學習任務與活動範圍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都比低年級有了顯著的變化,學習活動的遊戲性特徵減少,學習過程的組織性、認知過程的規範性、嚴謹性更強,對學生進行的科學教育一般從三年級開始。

一方面身體的發育、學習與生活的變化使三年級學生的心理有了迅速的發展,他們有了一些合理性的獨立思考了,有一些自己的主見了,能夠參與大人的談話,而不像以前那樣隨意插入大人的談話。初生牛犢不怕虎,敢嘗試去做一切事情,不像以前那麼聽從權威。這些現象表明了三年級學生知識經驗的'擴大和認知能力的發展,但另一方面,三年級學生又表現出行事理性不足的特點。在這一時期,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始分化,學生對於不同學科的學習動機出現了差別,學科偏愛開始出現。學生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得到發展,情緒表現的方式和強度與低年級學生相比,其適宜性更高,一般較少出現忽哭忽笑的現象。進入少年期後,隨著交往能力的提高,學生之中開始出現關係較好的、比較穩定的好朋友。

三、教學目標

1、鍛鍊有意識記的能力,增進記憶品質;

2、能夠正確對待自己的學習成績,勤于思考,不甘落後;

3、有集體榮譽感,並掌握一定的社會行為規範,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4、自覺地控制和改變不良行為習慣,初步學會休閒,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四、教學重點

1、通過面向全體普及各種心理健康知識,引導學生自測、自控、自我調節、正確認識自己。

2、加強針對性訓練,採取多種形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3、在集體中體驗人際交往的樂趣,在學習中品嚐解決難題的快樂,在活動中學會調節情緒。

4、培養自主、自動參與活動及表現自我的慾望與能力。

五、教學措施

1、堅持以人為本,根據學生心理、勝利的特點及發展規律,運用心理健康的理論和方法,培育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的實踐性和實效性,邁向全體學生,關注個別差異,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3、提高全體學生的訓練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力,培養學生樂觀的、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

4、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科學的、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使他們儘快擺脫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六、教學進度

周次





課時



2



長大的夢想



1



4



學習的樂趣



1



6



做個受歡迎的人



1



8



當我獨自一人



1



10



受了委屈怎麼辦



1



12



上課聽講的訣竅



1



14



學會尊重



1



16



批評不可怕



1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計劃6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國小生正處在身心飛速發展的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社會閱歷的擴充套件及思維方式的變化,他們在學習、生活、人際關係、升學和自我意識等方面,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或問題。為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制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二、教學目標

(一)總體目標

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

(二)具體目標

培養學生自重、自愛、自尊、自信的獨立人格及對自我與外界的評價能力;能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習、生活壓力和自我身心所出現的變化。

首先: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和學習要求,富有責任感和進取心,形成良好的自我認識能力;

其次:掌握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衛生常識,適應自我身心變化,能夠大方得體地與同學、異性和長輩交往,勤奮精神和刻苦毅力逐漸養成;

再次:形成鍥而不捨的個性特徵,掌握自我心態、情緒的調適方法,改善學習方法,能夠在升學方面做出合適的決定。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學生的心理問題從大類上分為障礙性問題和發展性問題。障礙性問題在學生中極少出現;發展性問題是伴隨學生心理髮展階段和交際範圍擴大出現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不適應。

學生的心理問題多表現在人際關係、學習動機和自我認識等方面,如師生關係、親子關係、同學關係、異性關係緊張;學習上出現焦慮、緊張、厭學情緒;自我感覺、體驗和評價失當等。

學生的心理問題具體表現為:

1、學生由於學習適應不良而產生的苦惱

學生經歷著許多變化,如環境、學習活動、人際交往以及角色的轉化等變化,有了變化就要適應而學習適應不良是困擾學生的主要問題。

2、學生的緊張和焦慮情緒

這種不良情緒大致有以下情況:對前途和未來過分擔憂,自信心下降;出現消極情緒不知如何宣洩,導致自己長時間處於壓抑狀態,影響學習的效果和人際交往。

3、與同學交往特別是與異性交往出現的困惑

4、由於家庭因素的影響而產生的不良情緒

四、基本原則

心理健康教育除了遵循國小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外,還必須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一)發展性原則

面向全體,通過普遍的活動教育,使學生對心理健康有積極的認識,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差異性原則

注意個性教育,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瞭解和把握不同學生的心理狀態。

(三)主動性原則

採取積極主動的方式,幫助學習排解厭學、自卑、恐懼、焦慮等消極情緒,真正做到防微杜漸。

(四)活動性原則

以活動為主,注重活動過程的教育作用,讓學生在活動中、在體驗中得到成長與發展。

(五)尊重與理解原則

尊重學生的人格、需要和情感,營建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

另外還要遵循保密性和助人自助原則。

五、教學內容

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識,樹立心理健康意識,瞭解簡單的心理調節方法,重點是學會學習、人際交往、升學擇業以及生活和社會適應等方面常識。

幫助學生適應國小的學習環境和學習要求,培養正確的學習觀念,發展其學習能力,改善學習方法;把握擇業方向,瞭解自己,學會克服青春期的煩惱,逐步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加強自我認識,客觀評價自己,積極與同學、老師和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逐步適應生活和社會的各種變化,培養對挫折的耐受能力。

六、途徑和方法

(一)以心理健康課為載體,採用團隊活動、故事、心理劇等形式,引導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幫助學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識,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二)個別諮詢與輔導

採用與學生一對一的溝通方式,對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給予指導,排解困擾。

(三)發揮全體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人格魅力和為人師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師生關係,在班級、班主任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四)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交流,指導家長改變教子觀念、瞭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質的養成,營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環境,以家長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為影響孩子。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計劃7

一、指導思想

學校健康教育是學校系統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的各種有益於自身、社會和全民族健康的行為和習慣,提高衛生科學知識水平,從而達到預防和減少兒童少年某些常見病和多發病,儘可能避免意外傷亡事故,增強體質,促進身心發育,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礎。

二、學校健康教育的任務:

1、提高學生衛生知識水平;

2、降低學校常見病的發病率;

3、提高生長髮育水平;

4、 促進兒童少年心理健康發展、預防心理衛生問題;

5、 改善學生對待個人公共衛生的態度;

6、 培養學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三、健康教育的目的:

1、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保證學生們具有旺盛的精力、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2、培養學生正確的飲食和衛生習慣。注意飲食衛生,吃好早餐,一日三餐,定時定量,不偏食,讓學生知道暴飲暴食的危害。

3、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教材要求,提高健康教育課的效果。

四、健康教育的內容:

1、通過課堂內外的教育,向學生傳授衛生科學知識,培養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個人清潔習慣,使他們自幼養成講衛生、愛清潔、維護環境的良好品德。

2、培養學生有規律的生活作息制度,養成早睡早起、定時定量進食,既不偏食、挑食、也不過量進食。懂得環境汙染對人體的危害,自覺地保護環境,並懂得預防接種的好處,自覺接受預防接種。

3、讓學生觀察自己身高、體重的變化,瞭解兒童期的.正常生長髮育,並注意生長髮育期應注意的事項。知道保護眼睛、牙齒、耳朵、鼻子的重要;

4、認識到陽光、空氣、水與身體健康的關係;

5、瞭解均衡飲食對身體發育的好處,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6、培養學生獨立思維的能力,知道人體需要的營養素,知道常見傳染病及其預防。

7、懂得體育與健康常識:運動前後的注意事項;過量飲水也會中毒;玩與心理健康;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

總之,加強學生的體育、衛生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強壯的體格、健康的生理和心裡、勇敢頑強的毅力、艱苦奮鬥、團結合作的精神,是學校教師的職責;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必須抓緊抓好,使學生不僅能學到知識,而且身心健康,體格健壯,使我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及衛生管理工作再上一個臺階。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計劃8

一、課程性質與任務

《心理健康》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程。本課程以鄧小平理論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心理和諧教育理念,關注國內形勢的發展,從案例中體現時代性;根據目前中職生的心理特點和麵臨的實際問題,指導學生正確處理人際關係,學會競爭與合作,培養職業興趣,提高應當挫折、求職就業、適應社會的能力,並在其中養成學生自信、自律、敬業、樂群的心理品質。

二、教學原則和方法

(1)堅持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本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不宜涉及過多過深的.理論,應緊密聯絡我國中職生的實際心理情況進行教學,結合職業教育以及學生的思想實際進行教學。

(2)堅持知行並重、知行統一的原則。本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從知識到能力的轉換,結合理論教學,通過典型案例分析、社會實踐活動、座談會、報告會等多種形式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目的。

三、教學提高

嚴格執行教學常規,做好課堂管理。加強理論學習,認真準備校內檢查和業務考核,撰寫教學心得體會和論文,開展課題研究,全面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認真學習現代教育資訊科技知識,能熟練運用現代教育手段進行課堂教學,在多媒體課件製作比賽中充分發揮水平,取得優異成績。

四、教材及教學物件

根據學生特點,在教學實際中,將對教材做適當處理,增刪有關內容。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計劃9

根據民辦教育的特點和高一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遵循心理健康教育助人自助的原則,通過各種途徑開展小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和指導,幫助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的相關知識,掌握心理調適的方法,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一、教學目標

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充分開發學生的潛能,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針對高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制定本學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

1、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幫助學生適應高中的學習環境、生活。

2、引導學生明確自己現階段所扮演的角色,提高學生的自我認同感、自我接納、自信心等。

3、引導學生了解溝通的技巧方法,提高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

4、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在合作與競爭中養成良好的習慣。

二、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起至日期、教學內容、教時

1.9月1日—8日

適應高中----引導學生順利地從初過渡到高中,較快適應高中生活。

9月9日—14日

認識自己----認識客觀全面地認識自己,並能悅納自己。

9月27日—29日

月考

9月30日—10月7日

中秋、國慶放假

10月8日—13日

相信自己----認識自信的重要性,能運用心理暗示技巧提高自信水平。

10月14日—27日

學會感恩----理解父母,感受父母的無私,能寬容和理解身邊的人和事,擁有良好的心態。

10月28日—11月10日

異性交往----認識青春期身心特點,瞭解心理健康,把我異性交往的標準。

11月11日—24日

換位思考----認識換位思考的`重要性和如何換位思考,學會理解他人和自我反思。

11月25日—12月8日

合理歸因----學會分析事件,探尋解決的方法,形成良好心態。

12月9日—22日

情緒調節----認識情緒重要性,掌握情緒調節的方法,能調節自己的負面情緒。

12月23日—1月5日

考試心理輔導----正確認識考試,瞭解克服考試焦慮的方法。

1月6日—8日

合作與競爭----認識合作的重要性,感受競爭與合作中的樂趣。

1月9日—15日

期末考試

三、教學形式

本課程以體驗感受式為主,鼓勵學生分享。本學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基本教學模式:匯入—啟承—轉換—小結。採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

1、遊戲活動。根據一定的目的要求,設計相應的遊戲活動,讓學生在遊戲中活躍課堂氣氛,匯入本堂課的主題。

2、角色扮演。讓學生根據一定的要求,扮演相應的角色,促使學生產生與角色的心理共鳴,進而對自己進行思考。

3、討論式。根據活動要求,讓學生圍繞一個問題在小組中相互交流看法,集思廣益,相互學習。

4、實踐操作。結合活動內容,組織各種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培養和訓練學生優良的心理品質。

5、自我分享。讓學生分享自己或他人的的故事,與大家共同分享,從而達到情感的昇華。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計劃10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加強全校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維護校園安全穩定,以學校的工作計劃、德育計劃為指導,通過多種形式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努力創造條件輔助和激勵學生向更高的心理健康境界發展,達到“助人自助”的教育效果。

二、教學宗旨:

留下你的煩惱,帶走我的微笑

三、教學目標:

1、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學會調適。幫助學生學會正確對待自己、接納自己,化解衝突情緒,保持個人心理的內部和諧。矯治學生的問題行為,養成正確的適應學校與社會的行為,消除人際交往障礙,提高人際交往的質量。

2、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正確認識和對待心理輔導,引導學生認請自己的潛力與特長,確立有價值的生活目標,發揮主動性、創造性,追求高質量、高效率的生活。

3、普及心理輔導。工作密切與班主任的聯絡,更好地與德育工作相輔相成。

4、認真細緻地做好疏導和跟蹤輔導工作,力求在個案上有所突破。

5、採用科學的管理手段,使輔導工作更加規範。

具體目標:

三年級:幫助學生適應新的環境、新的集體、新的學習生活與感受學習知識的樂趣;與老師、同學交往,在謙讓、友善的交往中體驗友情。

四、主要輔導工作計劃:

(一)加強隊伍建設,提高自身素質

1、組織相關教師學習有關心理健康教育資料,進一步提高認識,充實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輔導知識、方法、形式等,並提倡全體教師在自己的工作實踐中運用心理知識及教育方法,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策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2、積極組織宣傳,充分發揮各年級心理諮詢聯絡員(各班班主任)的作用,積極利用健康教育課和班隊課主渠道作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3、設立心理信箱,心理健康教師做到每封必回。

(二)常規工作:

1、綜合運用多種輔導形式,以個別輔導和團體輔導為主,以點帶面。還可以通過家委會、家長會等活動組織專題講座,學習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內容,讓心理健康教育走進千家萬戶,使家長逐步認識到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促進親子溝通,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2、值班與預約相結合。每日上午及下午放學時間為輔導教師固定值班,主要安排與個別學生見面輔導活動,其他時間的輔導,主要通過提前預約。

3 、利用各種宣傳手段,普及心理保健常識。可通過板報、講座等,讓廣大學生懂得日常心理自我保健,並增強心理健康意識。

4、接待登記制度。值班教師做好值班接待記錄,便於總結工作和定期檢查。

5、建立學生心理檔案,更好地、更全面地做好心理諮詢記錄,對學生心理諮詢記錄的情況,並做好保密與保管工作。

6、對典型案例,實行跟蹤管理,詳細記錄,保持聯絡,全程服務。結合學生特殊情況反饋制度,建立與班主任的雙向反饋,必要時還與學生家長、任課教師取得聯絡,以保證輔導的綜合成效。

7、設立心理信箱,心理健康教師做到每封必回。

(三)開放時間:

輔導應在原有工作的基礎上,真誠面對學生,紮實開展工作,爭取在輔導面上略有擴大,在輔導成效上有所突破。每天上午開放。學生可以通過預約、上門或來信等方式與心理健康教師聯絡。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小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和心理的發展,社會閱歷擴充套件及思維方式的變化,特別是面對新時期學習及社會競爭等各方面的壓力,他們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升學就業和自我意識等方面,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和問題。所以,對中國小生進行及時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現代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當前教育的重點所在。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計劃11

一、國小生心理健康的含義

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據國小生生理、心理髮展的規律和特點,運用心理學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國小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國小生身心全面和諧地發展和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

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實施“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落實“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培養跨世紀高質量人才的重要環節。同時,切實有效地對國小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是現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廣大國小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一項共同的緊迫任務。

二、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說到底就就是要促進國小生個性心理的全面發展。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就是孤立進行的,而就是服從於國小生素質教育的總目標,即以提高國民素質和民族創新能力為根本宗旨,以培養適應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數以億萬計全面發展的人才為目的。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三點:

(1)要促使國小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

(2)要維護國小生的心理健康,亦即減少和消除各種不良因素對其心理健康的影響;

(3)要增進國小生的心理健康,即根據國小生成長髮育的規律、特點和需要,採取各種形式和方法,提高國小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其人格即個性心理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三、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講授法,即通過課堂教學、輔導答疑和學科滲透等形式,以國小生喜聞樂見、便於接受的方式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

(2)認識指導法,旨在提高國小生對心理健康的認識程度和水平,如指導閱讀、舉辦故事會、參觀訪問、課堂討論、自我表述和自我評價等;

(3)活動體驗法,即通過親身參與,加深體驗,以豐富和發展國小生良好的情緒和情感,如做遊戲、示範表演、實地觀察、寫作文、談感想、繪畫、演講等;

(4)行為改變法,即在引導國小生在認識上分清良好行為和不良行為基礎上,鼓勵良好行為,改變不良行為,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行為訓練、行為塑造、榜樣示範和遊戲性的獎勵和懲罰,以達到良好行為養成和強化之目的;

(5)自我調控法,即通過引導國小生自我教育來提高國小生的自我調控能力,以利於增進心理健康,如鼓勵和要求國小生寫日記、週記和小結,適當組織展覽,談收穫、體會、感受等。

四、國小生心理健康的維護

1、智慧訓練,即幫助學生對智力的本質建立科學認識,並針對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等而設計不同的訓練活動等;

2、學習心理指導,即幫助學生對學習活動的本質建立科學認識,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積極的學習態度、學習動機,訓練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等;

3、情感教育,即教會學生把握和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學會有效控制、調節和合理宣洩自己的消極情感,體察與理解別人的情緒情感,並進行相關技巧的訓練;

4、人際關係指導,即圍繞親子、師生、同伴三大人際關係,知道學生正確認識各類關係的本質,並學會處理人際互動中各種問題的技巧與原則,包括解決衝突、合作與競爭、學會拒絕,以及尊重、支援等交往原則;

5、健全人格的培養,即關於個體面隊社會生存壓力應具備的健康人格品質,如獨立性、進取心、耐挫能力等。

五、教學內容和時間安排

全冊共有20節課大約每兩週上兩個內容。

本學期與女生開展有關青春期健康的座談會。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計劃12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教育部關於印發〈中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國小德育工作的意見》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精神,堅持以人為本,根據學生心理、生理髮展特點和規律,運用健康教育的理論和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素質,促進身心全面發展。

二、目標和任務

1、目標:努力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幫助學生解決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開發個體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適應未來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

2、任務: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講授心理健康知識,開展輔導和諮詢活動,幫助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優化心理品質,增強心理適應能力,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三、主要內容

1、在健康教育課及日常生活中,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使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

2、必須從不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出發,循序漸進,設定分階段的具體教育內容:

(1)、學習要有計劃

(2)、學會學習

(3)、考試有顆平靜的心。

(4)、創造就在我身邊

(5)、學會說不

(6)、面對生活中的挫折

(7)、怎樣避免衝突

(8)、拂去心中的煩惱

(9)、我們一起做

(10)、讓嫉妒遠離我

(11)、學會尊重他人

(12)、學會交往

(13)、巧用零花錢

(14)、我的責任感

四、途徑和方法

1、心理輔導課程

2、強化課堂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請班主任老師在健康教育午談時間每個月進行一到兩次心理健康教育,讓他們也在增進學生心理健康、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中發揮積極作用。

3、設個別心理輔導

4、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中,尋找心理健康的契機,注重發揮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人格魅力,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師生關係。班級、隊活動和班主任工作要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五、課時安排:

每週一課時。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計劃13

心理健康教育是通過心理衛生的教育、心理品質與能力的培養及處理心理問題的輔導,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最終促進學生價格健全發展的一項科學的系統工程。在中國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進學生自身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特色興校、特色強教、打造甘田中學教育品牌的重要內容。為了進一步加強我校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教育部《關於加強中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根據中國小生生理、心理髮展特點和規律,運用心理健康的理論和方法,培養中國小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二、任務

1、面向全體學生,開展預防性與發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在自我認識,承受挫折,適應環境及學習、擇業、交友等方面獲得充分發展,以努力提高全體學生心理健康素質和價格水平。

2、對於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

三、工作措施

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程。

學校要有組織、有計劃地開設心理輔導活動和專題心理講座。要把心理輔導活動納入日常教育計劃,每班每學期安排八課時以上。

2、開展多種多樣的心理訓練。

為了增加學生心理適應能力,排解成長過程中的困擾,使學生享受成長的快樂,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訓練,如意志訓練、自信心訓練、人際交往能力訓練、放鬆訓練、學習方法輔導和克服考試焦慮輔導等。

3、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

要組織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特別是一些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和社會公益活動,讓廣大學生視野更開闊,心胸更寬廣,及時化解孤僻、鬱悶、焦慮等心理困擾。

4、建立健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三預”機制

著力建立學生心理健康“三預”(預防、預警、干預)機制。一是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預防機制。建立班級、學校、心理輔導網路,全面開展學生心理輔導,預防學生髮生心理偏差。結“問題學生”要做好個案分析並建立跟蹤檔案。二是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預警機制。學校要定期對學生心理健康水平進行調查分析,發現問題,要及時發出警示,做到預防於未然。三是建立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要落實危機干預的人員、措施和裝置,一旦發現心理危機,要立即啟動干預機制。對對患有心理疾病的學生,要及時與其家長聯絡,將其安排到專門的治療機構進行康復訓練和心理治療。

5、爭取家長支援,實現家校互動

學校要建立健全家長委員會,完善家、校聯絡制度,主動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家長共同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努力形成家、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每學期至少要舉辦一次面向家長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講座,指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式,營造民主、和睦的家庭環境。要廣泛開展親子活動,動員家長主動加強與孩子的心靈溝通。

6、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活動與課題研究。

學校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要以學生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需要為主線,通過教研活動,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難點,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

四、方式與途徑

1、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滲透在整個學校教育過程中,要與學校德育和學生管理工作緊密結合。還向家長宣傳普及心理衛生知識,爭取家長和社群的配合,共同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3、開設簡易的心理諮詢與輔導,針對中學生的心理特徵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我校心理輔導活動方法建議有:

1)建立心理諮詢室。

2)建立“知心信箱”。

3)開闢板報專欄。

4)建立特殊學生心理個人檔案。

5)舉行心理諮詢問卷調查。

6)開設心理健康課。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計劃14

以教育部的《關於加強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重要檔案為指導,結合我校學生心理髮展的規律,通過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工作目標:

1、人人重視心育,三維立體心育;

2、探索心育途徑,多維開展心育;

3、點面結合輔導,針對進行心育;

4、用好各個陣地,多方宣傳心育。

具體措施:

一、人人重視心育、三維立體心育

1、專家都是心理健康引領者者

心理健康的教育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蘇州市未成年人健康指導中心和蘇州市網上家長學校、太倉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指導中心、太倉市網上家長學校林老師團隊等公益機構都有免費的心理諮詢,這些專家都是學生心理健康的引領者。

2、教師都是心理健康教育者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健康教師一個人的事,是所有學校教育工作者的事,所以學校應成立以心理健康教師為主,班主任教師為輔,其他教師為基礎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戰線。學校裡的每一個教師都是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者。

3、家長都是心理健康守護者

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僅僅由學校實施是不夠的,在更重要的意義上講,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為家庭才是學生的來源與歸屬,國小生心理健康最後要歸結於此。因此,學校、家長應該合力重視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我們利用家長學校、家長開放日等多種途徑,堅持不懈向家長提出各種建議,指導家長開展國小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讓每一位家長都成為學生想心理健康的守護者。

二、探索心育途徑,多維開展心育

1、專課專上、心理健康有的.放矢

班主任每兩週一次(雙週)班會課根據班級學生的心理髮展狀況或近期學生所呈現的心理健康共性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副班主任雙週週四晨會為專項健康教育,按照《健康教育》讀本和《中國小專題教育教師用書》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章節內容制定計劃並開展常規教育活動,培養學生重視心理健康的意識。

2、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潤心無聲

不管是哪個學科的教學都存在著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任課老師留心發掘這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機,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在各個學科教學活動中。同時,各個任課教師也要注重發揮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人格魅力,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師生關係。

3、活動浸潤、心理健康潛移默化

老師要善於利用學校的活動中,班級的活動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機會,教育學生學會自信的展示自己、真誠的欣賞他人;學會友善的與他人交流,高效的與他人合作……在各個活動中潛移默化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點面結合輔導,針對進行心育

1、團體輔導:共性心理健康問題

班主任老師:利用雙週的班會課課,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幫助,主要為塑造班級集體良好的氛圍和集體的良好行為,激發群體向上的精神。

心理健康老師:心理健康教師針對不同年級學生心理健康共性問題,每月開展一節心理健康課團體輔導課,幫助學生健康陽關心態。

2、個別輔導:個人心理健康問題

班主任老師:對於班中出現心理波動的學生及時進行一對一疏導與個案追蹤,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困惑,並在班主任工作手冊上記錄輔導過程。

心理健康教師:每週做好兩個小時的“心語心願吧”值班工作,值班時間為中午為12:00—13:40,下午16:00—17:00。心理健康老師要準時到崗,不早退,主動熱情地幫助前來諮詢的學生答疑解惑並做好記錄。

3、個案追蹤:複雜心理健康問題

對於班主反應的心理健康存在較嚴重問題,班主任無法疏導的複雜問題學生,心理健康老師要進行心理健康輔導的個案跟進工作,每週至少一次輔導並做記錄。

四、用好各個陣地,多方宣傳心育

心理宣傳欄、各班板報、紅領巾廣播等地方是我校學生熟悉的宣傳陣地,本學期將充分利用心理宣傳欄、各班板報的陣地宣傳心理知識。同時還將在紅領巾廣播進行心理知識講座,對個別案例進行解析,對一些常識性的問題進行解答,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隨時保持正常的心態。

本著“成長比成績重要,成人比成才重要”的理念,科實小全體教育工作者全心投入,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資源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全體學生的健康發展,為孩子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是我們為之努力的目標。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計劃15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教育部關於印發〈中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國小德育工作的意見》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精神,堅持以人為本,根據學生心理、生理髮展特點和規律,運用健康教育的理論和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素質,促進身心全面發展。

二、教學目標

1、目標:努力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幫助學生解決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開發個體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適應未來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

2、任務: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講授心理健康知識,開展輔導和諮詢活動,幫助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優化心理品質,增強心理適應能力,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在健康教育課及日常生活中,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使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

2、必須從不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出發,循序漸進,設定分階段的具體教育內容: 四、教學方法

1、心理輔導課程

2、強化課堂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請班主任老師在健康教育午談時間每個月進行一到兩次心理健康教育,讓他們也在增進學生心理健康、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中發揮積極作用。

3、設個別心理輔導

4、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中,尋找心理健康的契機,注重發揮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人格魅力,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師生關係。班級、隊活動和班主任工作要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五、課時安排:

每兩週一課時。間周進行